返回

首长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九十八章 百日攻坚(一)(初二第三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涂小明说郊外有一家好去处,那是一家用四合院老宅改建的酒店,古色古香。大多菜肴都是由三柴烧大铁锅烧制,挺有农家特色。

“那里的小红薯,别看个小,笼蒸后,格外香甜;南瓜顶叶,加青南瓜丝一炒,软滑脆;刚采摘的番薯藤,根根多汁,清甜爽;绿豆腐。纯天然的植物豆腐与梅菜家烧,味轻重相宜。”

“我也听说过,那一家的农家菜可都是用山泉水烧出来的。”王涛声赶紧接上话,好像他也去过一样。“田螺鸭是店里的招牌菜,将田螺和鸭共冶一炉。用山泉水来慢慢炖煮。得先喝汤,随着唇齿的揉动,鸭汤香味沁心脾。举筷夹起一颗田螺,螺弹牙,带着几分天然的鲜味;鸭则丰满鲜,富有嚼劲。与田螺同吃,依然不会掩盖两种的鲜美。还有一道菜叫酒炖猪心,据说是南方的吃法,用一大把的粗盐来焗猪心可不多见。一道盐焗猪心,据说是老板小时候常吃的一道本地传统菜。”

“别说了,再说我这馋虫就趴出来了。”包飞扬见两一唱一和。又说得那么诱,哈哈一笑,拉着两就往外走。

王涛声开着包飞扬的车,涂小明拉着包飞扬坐在后排,一直追问他和孟爽啥时候办事。王涛声知道涂小明是在没话找话,也不在意,专心地开车。按照包飞扬的吩咐沿市区柳河向下游那边走。

西京是一座老城,城区实际未经较大规模现代改建的范围为老城核心,区域即原东门、中心、建设、府址、桥南五个区集聚而成。自唐朝在此建府以来,老城区即为府衙所在地,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老城三面环山,柳河穿城而过,生态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南北走向的柳河早在唐、宋、元、明几代,为朝廷漕运要道,大小船只穿城而过。经常有商到城内叫卖各类物品,进而形成集镇,使得西京城商贾云集,由此带动,西京城一时商业发达。

随着时代发展。漕运因其运输周期长、成本昂贵等不利因素,逐渐被陆运和空运代替,加上生态环境变化,柳河源水源不足,上游又是平原,居民拦河取水,浇灌土地,流经地区储水建水库、引水自用者比比皆是,因此流量渐减小,河面也渐渐变窄,西京的河道中许多地方久积淤泥,穿城而过的河水便成了潺潺溪流。毫无昔繁荣,又因沿河而建的工厂大都将废水排至柳河内,原本清澈的河水早已成为历史。

曾经被西京喻为玉带拦腰的西京景观河,现在却被严重污染,河水呈黑褐色,臭气熏天。仔细观察会发现,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河水发臭的原因是不同的:上游源于企业污水排,加上居民扔的生活垃圾,下游河道已经是垃圾成山。

开车沿河而下,包飞扬也就对柳河格外注意起来。河道两侧密布着几十家大小不一的企业。仔细看去,河道内漂浮有少量的生活垃圾,并且除了部分企业的排污管道还在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外,大部分企业的排污管都已经不再排放污水。但河内却黑翻滚,散发着一刺鼻的味道。

“河水污染怎么这么严重?”车窗稍微开了一道缝,一恶臭扑鼻而来,包飞扬忍不住问身边的涂小明。

“兄弟,现在这条河是暗流涌动,早该治理了。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河底有很多暗沟,污水都从河底往外流!”涂小明生长在西京,对柳河的污染早有耳闻,但是他身在环境监察总队办公室,微言轻,以前患病那段时间还一直是挂职,对环境监察总队的职能都没有好好了解,别说这么大的治理工程,他也是心有余力不足。看到几年前清澈见底的柳河和黑水河一般,他也有点心痛,不管怎样,他还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有责任关心。他指着一处冒着气泡的河面说,“那都是暗沟排污的地方,这一段河里多的是。”

王涛声见两谈及柳河污染,也知趣地减缓车速,包飞扬将车窗又摇下一些,定神向河面看去,果然看到一处大院后面不断有水流夹杂着黑泥从河底翻涌到水面上,此处的水流量明显加大,同时水体的颜色也加了不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