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之乱臣贼子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下) 各有打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了!麻烦了,真的麻烦了,这样的麻烦事,怎么偏巧就摊到了老夫我的上了啊?”

谁劝都不听,翁心存始终都呻吟不断,还是到了天色全黑后,协助袁祖悳布置城防的翁同龢从城上回来到翁心存身边侍侯,翁心存才终于停止哀怨呻吟,挣扎着坐起向儿子问道:“洋攻城没有?”

“没有。”翁同龢摇,如实答道:“但洋的炮船也没走,就停在租界旁边的江面上,还派军队守住了进租界的路。还有,下午时收到消息,今天早上洋的炮船为了开进黄浦江,在吴淞那边开了炮,着吴淞守军让了路。”

“在吴淞开了炮?”翁心存一惊,然后又一下子躺回了床上去,哀叹道:“完了,这次是想瞒都瞒不住了!吴淞那边肯定会把事禀报给陆建瀛,陆建瀛也肯定会派来查问原因,无论如何都瞒不过去了。”

“父亲,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翁同龢也知道形势严峻,说道:“吴健彰祖孙通夷卖国,固然罪该万死,但西方诸夷的外照会上却声称他们祖孙无辜,要求朝廷承认他们祖孙无罪,还不惜为了这件事向我们大清宣战,这朝廷如果扛不住洋的压力做出妥协,那吴健彰祖孙就此逍遥法外姑且不说,处事不当和冤枉无辜这大黑锅你可就背定了。兹事体大,我们得赶紧想办法应对这一局面啊。”

“还能有什么办法?”翁心存哀叹着有气无力的说道:“难道要为父向朝廷奏报吴健彰祖孙无罪?再要为父奏请朝廷派与洋谈判?为父这么做了,不是黑锅背得更大?死得更惨?”

“当然不能这样做。”翁同龢摇,然后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但父亲你也绝对不能向朝廷如实奏报上海的事,只能是先把吴健彰卖国通夷的罪名坐实,让朝廷和皇上觉得洋炮打吴淞是因为吴健彰通夷卖国,认定是吴健彰祖孙引洋进黄浦江,然后再把洋的外照会递给朝廷,朝廷和皇上才只会更恨吴健彰祖孙,不会责怪于你。”

“先让吴健彰坐实通夷卖国的罪名,然后再把洋的外照会递给朝廷?”翁心存复述了儿子建议的重点,又疑惑问道:“这么做有用吗?”

“绝对有用。”翁同龢很是自信的说道:“父亲你可以想想,只要朝廷和皇上认定了吴健彰祖孙通夷卖国,那么再听到洋炮打吴淞的消息,还有洋抢走吴健彰祖孙的消息,最后再看到洋要求朝廷承认吴家祖孙无罪的什么外照会,朝廷和皇上能不认定这一切都是因为吴健彰祖孙卖国求荣导致?又怎么还会让你背激怒洋这个罪名?”

盘算了一下,翁心存发现儿子这个建议确实可行——只要先给吴健彰祖孙扣上通夷卖国的罪名,那么先为主之下,朝廷和咸丰肯定会认为洋炮打吴淞和扬言宣战都是因为吴健彰祖孙卖国所致,不会再怎么责怪自己。所以点了点后,翁心存也是压低了声音,问道:“那具体怎么做?”

“请父亲马上写一道奏章,声称说你在上海查访发现吴健彰祖孙与洋勾结极紧,还暗中唆使洋以坚船利炮迫我大清朝廷向洋让步,甚至还有把上海献给洋的打算。”翁同龢的声音十分狠,道:“总之就是往狠里说,然后用六百里加急立即送往京城呈军机处,再然后朝廷不管是收到什么奏报,都只会认定是吴家祖孙勾结洋所为!”

翁心存不再说话,又盘算了片刻后,翁心存直接披衣起身,径直走到书桌旁边提笔写折子,翁同龢又赶紧提醒道:“父亲,这道折子不能直接送进军机处,要先送给通政司再转递军机处,让越多的京官知道这件事越好,京城里有的是闲着没事的清流言官,听到了这么重大的消息,自然会给我们帮腔帮忙。”

翁心存再次点,又随说道:“你也别闲着,替笔给你的兄长写道书信,让他在京城里多联络一些御史言官上表弹劾吴健彰,直接告诉他,弹劾吴健彰的越多越好。”

翁同龢含笑应诺,暗暗佩服父亲的手腕伎俩——因为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虽然只是一个六品京官,却偏偏是在闲官刺最多的翰林院担任编修,让翁同书出手联络御史言官弹劾吴健彰,那么弹劾奏章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