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之乱臣贼子

关灯
护眼
第三十章 解铃系铃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爷的尴尬处境,吴超越又给吴健彰出了一个馊主意,劝说吴健彰以约束子孙不力递辞呈,引咎辞职躲过这场风波,把皮球踢回肃顺面前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吴健彰开始还有些舍不得,但最后实在是被肃顺迫不过,吴健彰一咬牙还真的递了辞呈。然后也不出吴超越所料,害怕背上这大黑锅的肃顺果然不但不许吴健彰辞官,还没敢再象之前那样对吴健彰过于迫,只是玩命的把激怒洋导致洋出兵的责任往翁心存身上推,上折子请咸丰大帝定夺。

与此同时,吴健彰之前请两江总督陆建瀛转递的告警奏折,也已经被陆建瀛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咸丰面前,咸丰大帝大惊失色之余,还没来得及给大沽派去援军,大沽那边就已经送来了军急报,报告说洋的舰队已经兵临大沽,还有送来了布尔布隆代表西方六国领事联名的外照会,要求咸丰大帝派遣全权代表与西方六国就之前照会提出的各项内容展开谈判。咸丰大帝被迫无奈,只能是赶紧召开朝会,与群臣商议对策。

这个朝会完全就变成了一个吵架会,以穆荫、麟魁和僧格林沁为代表的排外派坚决主张与洋开战,但是也有许多朝臣畏惧洋的船坚炮利,更不愿在太平军越闹越欢腾的况下再开对外战场,主张谈判言和,适当让步换取和平。主战派与主和派争执不休,吵得差点在金銮殿上打起来,商议半天都没有商议出任何结果。

也是凑巧,就在咸丰大帝对是否再与洋开战这件事犹豫不绝的时候,湖南那边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说是一直在湘桂界与清军捉迷藏的太平军突出奇兵,攻占了湖南的军事重镇道州县城,受命封堵的湖南提督余万清连太平军的面都不敢见,抢了民船直接逃往蓝山,赛尚阿和向荣等等清军将领则是直到道州沦陷才知道太平军主力所在,一时半会根本来不及向道州发起反扑,湖南腹地门户大开,连累旁边的广东也跟着告急。

收到这个消息,龙颜大怒的咸丰大帝立即下旨处斩余万清之余,也就更没了再和洋开战的心思,只能是决定委屈求全,派遣全权大臣与洋展开谈判,争取和平处理此事。然而令咸丰大帝吐血的是,他在朝会上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愿意担任这个代表去和洋谈判,全都是你推我让,互相谦虚,半天都不见一自告奋勇。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件事还真不能怪朝廷上的大清臣子不肯尽忠尽职,而是此前受命与洋谈判的大清臣子就没有一个能有什么好下场,签订《穿鼻约》的琦善差点被道光砍了脑袋,权倾朝野的穆彰阿被咸丰大帝亲自撸倒,然后咸丰大帝又亲笔手诏要砍答应让洋进出广州城的耆英脑袋,最终虽然在众力劝下只撸了耆英的官职,但这些也足以让文武百官引以为鉴,不敢再有什么去接这个注定要背黑锅的差使。

最后没办法了,咸丰大帝只能是直接点名下旨,让吏部尚书花沙纳去背这大黑锅,然而花沙纳哭丧着脸跑到了大沽去和洋谈判后,却又很快送来折子,说洋这次不是狮子大张,而是鲸鱼张!提出了包括开放天津为通商岸、允许洋在天津驻军和允许洋在京城建立大使馆等等苛刻条件!花沙纳再是全权大臣,也没胆子答应让洋驻军在天子脚下,只能是乖乖的如实向咸丰大帝奏报,请咸丰大帝定夺。

还是很凑巧,花沙纳这道折子被祁寯藻送到咸丰面前时,和上一次一样,咸丰大帝又是正好和最宠的妃子兰贵在一起,而看完了花沙纳的折子后,咸丰大帝龙颜震怒之余,难免又再一次陷了左右为难的窘境,有心打没胆量,想谈判又无法接受洋的条件。无可奈何之下,咸丰大帝也只能向送折子来的祁寯藻问道:“祁卿,以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是好?”

太大,一句话说不好就有可能背上大黑锅,所以祁寯藻的回答得十分油滑,答道:“皇上,微臣于通夷之事并不熟悉,难有意见可供万岁参考,但皇上不妨再开朝会,再与群臣讨论此事。”

咸丰皱着眉不说话,既不想再听群臣吵架,也不愿当朝讨论如何向洋认栽。而旁边的兰贵却是欲言又止,几次想要开说话却又强行忍住,最后咸丰发现了这点后,便主动说道:“妃,你怎么看?”

“皇上,后宫不得政,臣妾不敢妄言。”兰贵假惺惺的回答——也确实假得够可以。

“直言无妨,朕只是问你怎么看。”咸丰大帝挥挥手,并不在意最宠的妃子在这件事上发表议论。

“那臣妾就斗胆直言了。”兰贵倒也没有怎么谦虚,直接就说道:“臣妾认为不妨让花沙纳与洋争上一争,洋漫天要价,我们就地还钱,未必就不能让洋让步。”

“洋都是海外蛮夷,不识义礼,无可理喻。想让花卿与他们据理力争,怕是很难。”咸丰摇,对花沙纳也对自己的外能力毫无信心。

“皇上,臣妾认为未必。”兰贵又说道:“洋固然都是蛮夷不假,但前段时间他们炮轰吴淞之后,还不是照样在吴健彰的涉下如数向我大清海关纳关税,有例在前。”

“那是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