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顾道长生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战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便是后的主要食来源。

转了大半天,还剩最后一块区域,与别处不同,却是一大片开阔稻田,一个老穿着靴子,挽着裤腿,正弯腰在田里忙活。

首长一见,顿时端肃几分——不是别,正是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那位老爷子。

…………

实话实说,即便土豆在未来会发挥重大作用,但夏国的粮食根本还是稻谷。三十六个省,除青宁省之外,余下皆有水稻种植,而全国稻农有1.98亿户,7亿多

这是什么比重?

所以再艰巨,水稻都不能废,必须得度过难关。

其实有时候想想,政府也很复杂,新时代马上来临,问题无数,焦烂额。可他们也很庆幸,不是突然死亡法,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准备。

居住地减少,耕地减少,可能百分之九十的都集中在城市群,那等大事就是两件:粮食和住房。

有饭吃,有屋住,便能维持稳定。

“袁老,实不相瞒啊,黑水省的粮区完了!”

首长屏退属下,跟老爷子在田间散步,对方在上上上任长老在位时,就已全国闻名,见过不少大咖,所以他也没啥做派。

“完了?”

老爷子一怔,喃喃道:“那可是7000万吨粮食啊!”

“是啊,7000万吨!那边还在下雪,且有扩延之势,部分的产粮区已被侵占,我们抽取了土壤样本,哪怕来年雪化,也不能耕种了。”

首长顿了顿,继续道:“还有湘南的庭湖一带,据我们观测,湖水在今年突然上涨,湖域扩散,已经影响了不少居民。估计以后会持续扩张,那边的粮区也难保啊。”

夏国有九大产粮基地:太湖平原、庭湖平原、蜀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江淮地区、鄱阳湖平原、松平原及三江平原。

这下好,咔嚓就去了俩!

“……”

消息是坏消息,气氛凝重,俩无言走了一程,首长忽笑道:“好了,我今天不是发牢骚的,主要是听听您的喜报。您埋了一年多,有什么成果?”

“从去年开始,你们陆续找到了四株异化野水稻。我们在四个基地同时培植、耕种,这又收获了一批。这边是三亩地,为1581公斤、1529公斤和1536公斤,平均亩产1548.66公斤。另外三块,为1503公斤,1538公斤,1545公斤。”

老爷子87岁了,言语间带着老常见的含糊感,但脑清醒,条理清晰,对水稻的诸多数据更是信手拈来。

“亩产过1500?”

首长大喜,妥妥的了世界纪录啊,忙问:“这是最终成果么?”

“不,这只是2号稻,还有改进的潜力。”

老爷子犹豫片刻,道:“具体的我也不好说,现在的世界我不太懂,不过按此发展,你们或许还能找到更好的野水稻,到那时,应该有更大的突。”

讲的比较委婉,首长心里却明镜的,想当年大步迈开闲扯蛋的时候,经常在叨叨亩产万斤什么的,以后真的不是梦了!

他没怀疑对方的话,家创造奇迹无数,放在古代是要封神立庙的物。

“那海水稻呢,收获怎么样?”他又问。

“根据胶东基地的数据,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可达300公斤。我们应该庆幸,这2.8亿亩的盐碱地没有太大变化,否则我们也无能为力。”老爷子叹道。

“好,好啊!”

首长简直颠的,连来太过糟心,总算有了个好消息。如果海水稻技术成熟,按每亩盐碱地200-300公斤算,光夏国就可增产500亿公斤粮食。

而全世界有143亿亩的盐碱地!

不仅有利于类,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换,话语权争夺上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今国内学术界有一悲观思,认为灵气复苏,科学的力量会逐步退化。结果老爷子用水稻啪啪打脸,虽然科学暂时对修真无用,但在国计民生方面,还是不可替代的!

这些水稻跟灵米不同。

灵米对环境的要求极高,以目前的经验,只有节点可种。而灵米产量太少,质太珍贵,本身就有阶级之分,注定为上层特供。

聊了好久,二方自田地返回。

送至门,老者刚要上车,忽又抹过身,握住老爷子的手,道:“拜托您了!”

跟着,又是另一位专家,“拜托您了!”

“拜托了!”

他倒不是惺惺作态,确实势危急。那些亦受感染,最后基地负责重重一握:

“请国家放心,无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夏国政府在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和酝酿后,终于开始了国策的大举动。

就在10月下旬某天,上发布了一份《夏国城市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