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品寒士

关灯
护眼
三十九、草堂二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吴郡国学博士徐藻祖籍徐州东莞郡,东莞徐氏乃儒学世家,尤擅经学和音韵学,五十年前因永嘉之,徐藻之父徐澄之与同乡藏琨率领本族宗亲和乡邻一千余南下渡江,迁居京,徐藻便是在京出生的,徐藻自幼好学,博览经籍,对《孝经》、《庄子》和音韵学研究甚,又能说一纯正的洛阳官话,只因不是士族高门,不得朝廷重用,先为都水使者,后任吴郡国学博士,江左士族子弟多从其学“洛生咏”。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徐藻并不住在吴郡城内,而是在西郊狮子山下小镜湖畔结庐教学,堂十余间,每三讲,每次半个时辰,上午讲声韵和洛生咏、下午讲《孝经》、夜里讲《庄子》,其余时间由学生互相辩难。

学生都是住在吴郡城里的,早来晚归,而徐藻并不管学生的饭食,由他们自带汤饼,夏季还好,冬天饭菜冰凉,实在是难受,有钱的豪门大族总舍不得让子弟吃苦,吴郡高门陆氏、朱氏、薛氏,还有会稽大姓虞氏、贺氏,以及邻近郡县的士族都有子弟在这里求学,这些大族在小镜湖对岸盖起一幢幢小木屋方便子弟饮食休息,这些小木屋简洁雅致,比湖那边的徐氏堂气派得多。

除了江东士族子弟,还有不少寒门学子也来此向徐藻博士求教,南、北都有,徐藻本着先圣“有教无类”的宗旨,对每个求学者只提一个问题,答得合意的就允许其室听讲,并不收束脩之礼,可任意选择听《庄子》、《孝经》、或者声韵之学,学生来去自由,绝不约束,徐氏学堂这种自由的风气很受学子们欢迎。

之、刘尚值一行是在九月二十九午后到达吴郡的,在城西的“三香客栈”住下,次早起,沐浴更衣,带上束脩贽见之礼,请客栈的一个小伙计带路,前往徐氏学堂。

侍婢阿娇也要跟去,因为刘尚值的两个仆都跟去了,冉盛、来德也要去,留着油光水的阿娇一个在客栈刘尚值也不放心,便又带着一起去拜师,叮嘱说等下到了学堂只许呆在车上,莫要让看见。

刘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尴尬地冲陈之苦笑,低声道:“悔不该带她来此,真是麻烦。”

之毫不同他,大袖轻摆,木屐清脆,自顾大步向前。

刘尚值紧紧跟上,说道:“子重,真没想到你脚力这么健,这一路从钱唐来你都是步行,害得我也只好跟着你一起练脚力。”

之微笑道:“我可没有强你与我步行,你可以和阿娇坐车。”

刘尚值讪笑道:“我只是赞你看似瘦弱,其实筋骨强健,这应该是经常往返宝石山练出来的吧——对了子重,你有葛稚川先生的荐书,我可没有,听说要徐氏学堂之门先要接受徐博士的提问,而且提的问题各不相同,子重,你说我若是回答不上来那可如何是好?”

之道:“乘兴而来,答不对题而返,有阿娇作伴,又何憾焉!”

刘尚值老脸一红,瞪起菱形眼假作生气道:“子重取笑我,我绝不与你甘休,快快帮我想个对策。”

之笑道:“我又不能预知徐博士出的何题,如何帮得了你!这样吧,我不出示葛师的荐书,与你一道答题,这可算是同甘共苦了吧?”

刘尚值想了想,又道:“若你过了关而我没过关,那又如何是好?”

之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刘尚值喜道:“有何办法,快讲快讲。”

之道:“就是答不上来也不要紧,前汉匡衡凿壁偷光夜读书,你也可以趴在堂窗外听徐博士讲经,这都是风雅事,徐博士应该不会赶你走。”

刘尚值哭笑不得,牛车里的阿娇听到了,“格格格”的在笑。

吴郡城就是古苏州,小桥流水、湖泊如星,出西门四、五里,一路都是傍着溪流走,遥见一山横亘,状如卧狮,山脚下是明镜般的一汪湖水。

“三香店”的伙计指点道:“那便是狮子山,徐博士的学堂就在山下的小镜湖北岸,两位郎君沿这条松石路再走三里便到。”

伙计讨了赏钱便回去了,陈之、刘尚值继续前行,但见黄叶纷飞、衰侵道,一派秋景象,而小镜湖的水却明净清澈,四周都是常绿树木,湖水常年染着绿,似有浓浓的春意化不开。

“小郎君你看——”冉盛突然指着道旁一块石叫道。

之见那石上镌刻着几个隶字——“学堂请步行。”

刘尚值道:“我们一直都是步行。”

之便让来德将牛车驱到一边,冉盛背着木笈、提着束脩之礼跟随他前去堂拜师。

刘尚值留阿娇在车上,带着一个仆,与陈之主仆来到湖畔那一排堂外,但听静悄悄没半点声音,似乎堂并无居住。

刘尚值说道:“咱们来得早,慢说学生没有到,就是徐博士恐怕也还在堂高卧——”

一语未终,就听到有轻轻的“哼”了一声,从左首一间堂里走出一个青衫少年,看年岁与陈之相当,个比陈之略矮一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