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艺生活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三十三章 十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孟净策划撰写的专题文章告一段落。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她把文章的落点放在了正走红的赵莉颖身上,对好梦公司这位重点培养的准国际影星做了全面的介绍。

在结尾处她这样写道。

“赵莉颖将来的路还很长远,没有知道她能走到哪一步,正如好梦公司的未来,这家由林子轩和他的朋友们创立的影视公司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注视着,观察着,期待着。”

半年时间,二十五篇文章,共计三十多万字。

讲述了林子轩和好梦公司过往的点点滴滴,通过对各色物的描述,勾勒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文艺圈的风貌。

或许有所偏颇,有所不足,但蕴藏着一种怀。

刚刚进新世纪,大家就开始怀旧了。

这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关,以前十年是一个怀旧周期,如今五年前的事都会觉得陌生,好像是另一个年代的故事。

大众选择的遗忘过去,或者说没有时间怀念。

新一代的提起九十年代,会觉得落后和不可思议,没有手机的子怎么过,们的价值观不知不觉的发生着改变。

这个系列的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除了介绍的是当红明星外,还有九十年代那种简朴的生活和际关系。

的读者群偏向于小资和知识分子。

这部分读者喜欢孟净的文章,孟净在娱记圈扬名,区别于那些一味追求劲消息的娱乐记者,她的文章有一定的怀和度。

或者说,她有了自身的品牌。

在娱记的圈子里,孟净和另外一位叫做袁雷的记者并称为“南袁北孟”。

她们的报道有自己的视角和特点,吸引特定的读者群。

最重要的是她们有自己的资源,能够获得独家的采访机会,和明星聊得来。

孟净在北方,手上最大的资源是好梦公司,袁雷在南方,对香江娱乐圈更为了解,是她重点报道的方向。

完结,读者反响不错,杂志社的主编建议孟净结集出版。

趁着的热映,和好梦公司相关的图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孟净将因此名利双收。

这叫做蹭热度。

和负责图书出版的叁联书店同属一家,有出版方面的资源,杂志社同样能从中赚上一笔。

不过要想这本书成为畅销书,最好能获得好梦公司的认可。

一旦获得官方认可,在宣传上就能打上好梦公司的旗号,甚至是请好梦公司的当红明星推荐这本书。

如果在图书的封面印上“葛尤、冯晓刚等数十明星大腕联袂推荐”的字样,这本书想不火都难,卖出几十万册问题不大。

但是,想获得好梦公司的认可并不容易。

这和名传记是一个道理,写传记的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名授权的作者,一种是未经授权的作者。

拿到授权的作者名正言顺,同时在写作上受到一定的约束。

不能刚拿到授权,回就把这位名给骂上一顿,这不厚道。

未经授权的作者写作上较为自由,为了吸引读者曝出一些野史和内幕,有侵犯别名誉的嫌疑,容易惹上官司。

想获得好梦公司的认可,成为官方版本,修改在所难免。

作为一名娱记,孟净没那么清高,认为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动,她和好梦公司是合作关系,再说,她还惦记着对林子轩的专访呢。

如果书里加一篇林子轩的专访,就更为完美了。

她把出版图书和专访的事告知了好梦公司的公关部门,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这是好事儿,有利于好梦公司的宣传,不过需要对图书内容做进一步的审查。

至于专访,再次遭到林子轩的婉拒。

孟净退而求其次,邀请林子轩为图书写一篇序言,一本介绍好梦公司发展的图书请公司的董事长写序言合合理。

林子轩婉拒了专访,不好意思再拒绝,就答应下来。

他抽时间翻看了孟净的文章,由于是记者,又从事娱乐工作,他感觉文章过于感,缺乏理的分析。

重视之间的关系,在商业方面显得不足。

或者说,作者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好梦公司和文艺圈的发展变迁。

九十年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过来,林子轩切的感受到那种思想的冲突和碰撞,政策的反复变化,们的焦灼和无奈。

好梦公司是大变革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他想借这篇序言说一说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感触,从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角度讲述刚刚过去的那个十年。

,这是他给序言定下的题目。

看着孟净的文章,一幕幕往事浮现在心,从大学毕业进体制,再从体制离开自行创业,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为清楚。

酸甜苦辣,冷暖。

林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