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粉碎机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崇祯十七年九月。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宁远城南。

“这才像个样子!”

看着路旁的农田中,那些正在掰玉米的农民,大黑马背上杨丰感慨地说。

仅仅不到半年时间,这片土地就已经完全恢复了生机,无数的乡村建立起来,无数的农田开垦出来,在金秋季节的玉米田里一条条道路纵横,一片片土墙茅屋组成的村落随处可见,墙上的玉米辣椒形成了极好的装饰,甚至就连猪羊等各种牲畜都不时在官道上走过,不远处还有一只黄狗冲着他狂吠。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无论是他的土豆还是玉米还是高产大豆,都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威力。

半个月前,户部甚至把一个都快赶上脑袋大的土豆,当作祥瑞送到了广宁前线他手中,然后皇帝陛下请众将吃了一顿土豆炖牛,整个宁榆一带百姓都被这种东西那恐怖的产量惊呆了。和后世那些因为多年耕种而缺乏肥力的土地不同,这时候宁榆一带土地极其肥沃,估计现代化肥堆出来的都赶不上,再加上气候适宜,这种东西堪称野蛮生长,最高记录一株产了十斤,据说扒出来时候那老农都跪下哭了。

而现在又到玉米了。

高产玉米的威力在这片黑土地上同样得到鹃释放。

“父皇请看!”

郑成功拿着一个玉米子兴冲冲地跑来递给他。

二十厘米长的子上玉米粒从排到尾,在阳光下很有光泽感,如果都是这样的,估计亩产千斤就跟玩一样,甚至超过一千五都有可能,和目前几百斤的水稻相比,这东西的产量同样恍如神迹一般。

“这是你种出来的?”

杨丰问他身后跟着的老农。

那老农满脸惶恐地趴在地上结结地说了一大堆,结果杨丰一句没听懂,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郑成功。

“父皇孙,儿臣无能,这些到如今也只是能听懂官话,但说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会说,他是后期过来的棚民,是从江西一带过来的,说的是有些带福建音的抚州话,估计是当年从福建过去的流民,他说感谢皇恩浩赐予他们仙种,赐予他们民籍,赐予他们土地,他们世世代代铭记皇恩,他的一个儿子就在新军中效力,他跟儿子说若是战场上敢逃跑回来他就亲手打死。”

郑成功说道。

“哈,哈,是个忠义之民,赏!”

杨丰说道。

他身后的梁诚立刻拿过一个钱袋子来,杨丰接过去直接扔给了那老农,后者激动得趴在地上不停地磕

“走!”

杨丰一催马说道。

这时候两旁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了皇上驾临,纷纷从农田中涌出,带着发自内心的激动跪倒在两旁,向他们的皇帝陛下表达着忠诚。

这些才是杨丰最忠诚的子民,尽管他直到现在还听不懂这些的话。

这些都是来自江西的棚民,广东的寮民,福建的疍民,浙东的堕民,全都是社会最低等的贱民,他们或者不被允许上岸居住,或者不被允许到平原上居住,或者不被允许拥有田产只能贱役,他们不能读书,不能充当官吏,不能与良民通婚,他们连这个庞大帝国最底层的芥都不算,顶多算是芥底下的烂泥而已。

而现在,他们不是了。

他们的后代可以读书做官,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可以堂堂正正活地在阳光下。

而这一切都是他赐予的。

“这才是民!”

杨丰特意下了马,桥马行走在跪拜的群中感慨地说。

这就是他的基本盘,这里没有士绅,这里也没有儒生,这里也没有旧官僚,这里只有最单纯的民,对他忠心耿耿,只要他的命令下达,可以将子弹向任何他指定目标的民。

这才是他的后盾。

他的这片后盾从宁远开始,一直向南到山海关,基本上以中后所也就是绥中县城为分界,以北是贱民,以南是辽民,形成了两个相对du立的群落,毕竟他们互相之间语言不通。不过辽民对贱民倒没什么歧视,这些贱民是南方,跟他们本来就远到几乎两个世界,贱民在南方是什么况,这些辽民可以说一无所知,更何况现在大家都是皇上所封的义民,当然想让他们融合仍旧需要漫长时间,这就不是杨丰所心的了。

接下来贱民的迁移工作还会继续进行,反正东北有的是土地可以容纳他们,光辽河以西估计养活几百万都没问题。

而南方士绅同样支持这项工作。

这些贱民在南方都是些隐藏的炸弹,土客矛盾一向都是士绅们最害怕的,之前光棚民造反就不断,万历年间李大銮兄妹造反使半个江西卷战火,实际上后来康麻子的地瓜盛世中,棚民造反也一直没断,甚至一直到雍正年间都还有,直到雍正把他们都列良籍才消停。这也是雍正年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涨的很大一部分并非自然增长,而是把原本不列民籍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