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鬼吹灯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 关东军地下要塞(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

说话间烟就抽完了,我们俩重新戴上防毒面具,卯足了劲再次推动大石板,英子也过来帮忙,终于把石板挪在了一旁,石椁里面露出一纯黑底色的木棺,这棺仍然比普通的棺材要大出将近一倍,而且高度也异乎寻常,不算呈圆弧的盖子,都足有半多高。

棺木工艺湛,绝非俗物,两端、四周、棺盖上都有溜金漆的五彩描,绘的是一些吉祥的神兽,皆是仙鹤、骐麟、蛇之类的,用以保佑棺中的主死后尸解成仙,棺盖上更有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星图,棺底四周环绕一圈云卷图案的金色纹饰,不知用了什么秘密法门,千百年后色彩依旧艳丽如新,真教叹为观止。

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华美气派的棺木,若不是亲眼得见,哪会想得到世上竟然有这种艺术品一样的巨大棺材。

胖子大喜:“就算里边没东西,咱把棺材抗回去卖了,也能大赚一笔。”挽起袖子就把棺板推了开来。

连英子也忍不住想看看这大棺中有什么东西,三凑在一起,用手电照棺内,那棺中所铺锦缎早已腐朽不堪,恐怕一碰就变成灰烬了,层层朽烂的锦缎其上平卧着一具骨架,时隔千年,衣服、皮早已烂得尽了,只有骨保存得略微完整一些,张着大,露出两排黑漆漆的烂牙,身体上的骨骼有很大一部分分解在了空气中,若是不看那骨,可能都看不出来这是具形的遗骸。

英子用手电筒的光柱一扫巨棺的边缘,吓得她一声大叫:“哎呀妈呀,就是这小孩。”

只见棺材两,各立有一男一两个赤身体的光小孩,看上去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面目栩栩如生,男孩上扎了个冲天辫,孩的发挽了两个鬏,这发式绝非近代的款式,倒象是壁画中的古一般,莫非是殉葬道君的童男童?棺中主都已经快烂没了,这童男童又何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关东军秘密要塞6

“这俩小崽子,八成是假,做得跟真的似的。”胖子边说边要用手去捏巨棺中的小孩:“胖爷今天倒要瞧瞧,还他妈成了不成?”

我一把按住胖子的手:“不戴手套千万别碰,这不是假,可能有毒,你们仔细看这俩小孩身上,都是一片片青紫色的癍块,这是水银癍。”

五十年代的时候,我的祖父胡国华,曾经因为看病,在北京的一家大医院住过一段时间的院。在此期间,刚好赶上医院附近要修一座名叫“工体育场”的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座古墓,他也曾从医院里偷跑出来去瞧热闹,进地宫里看了一通。

那古墓据说是明代一个王爷的,绕着古墓周围一圈都是黑水,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吊着千斤闸,从闸门进去,首先是一间“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种家具摆设,这些器物称为“明器”(冥器)。

再往里,中间的墓室,称为“寝殿”,是摆放棺椁的地方,这座古墓是合葬墓,而且非常特殊的是,墓主夫,也就是王爷和王妃的棺材,都用大铁链子、大铜环和铜锁,吊在寝殿半空。

其后是“配殿”,是专门用来放陪葬品的地方。

另外没隔几天,在海淀也出土了一座元代古墓,这两座墓中都有殉葬的童男童,出土的时候与活一模一样,只是元代的那座墓中出土的童男,身上的衣服一碰就成灰了。

后来我祖父把这两件事当故事给我讲过,他说这些童男童都是活着的时候,除了服水银之外,在顶、后背、脚心等处还要挖,满满的灌进水银,死后再用水银抹遍全身,就象做成了标本一样,历经万年,皮也不腐烂,这种技术远比古埃及的木乃伊要先进得多,不过两种文明的背景不同,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异,而且用灌水银的办法保持尸体的外貌,必须要用活,死不流通,没法往里灌,所以这种技术从来没用在任何墓主身上。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恐怕就是用活来殉葬了,胖子戴上手套把其中一个小孩的尸体抱了出来,仔细检查,果然在上顶,后背,足底等处,发现了几个窟窿,这些尸体上的,已经被巧手匠,以火漆封住,尸体上有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一片片黑紫色癍点,陪葬的或者金银玉器经常会涂抹水银,时间久了会产生化学变化,年代近的会呈现棕红色,年代远了就变成黑紫色,这种癍块俗称“水银癍”或者“水银浸”,也有些地方称尸癍为为“烂子”,“汞青”。

胖子显然有点紧张,他故作镇定,吁了气说道:“以前看过鲁迅写的小说,就有骨董上生水银浸的描写,看来那老哥还不是瞎写的,确有其事。”

英子问道:“这也太可怜了,胡哥,你说这童男童,咋还不给他们穿上衣服呢?我记得先前看见跑过去的那个小孩穿着衣服啊,难道是鬼魂吗?”

我告诉她:“是不是鬼魂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不过不是这俩小孩不穿衣服,陪葬的童男童,肯定都着盛装,过了快一千年,到了这会儿,那衣服早就烂没了,这都过了多少年了,这巨棺恐怕是元代的,关东军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