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完,太史慈便推辞道:“子扬谬赞了,慈自幼驽钝,家父的本领尚未学会十之一二,不过子扬之志实令慈钦佩不已,然家母年老体弱,慈仍需在家侍奉母亲,以劲道,老母在,不远行,请子扬恕慈实无能为力。”
其实,林南早知道太史慈会把他的老母亲抬出来当作借,并且,林南知道,太史慈的母亲
明大义,当年就是她让太史慈去帮着孔融解北海之围的,如果他听说儿子有机会为国家出力,建功立业,造福苍生,估计她是不会拖儿子的后腿的,所以,林南便想从太史慈的母亲身上找到一个突
。
前些子,林南已经偷偷回现代买了一棵百年野山参带了过来,如今,该是这东西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于是,林南忙道:“吾知公子乃大孝之,侍母至孝,然吾也曾听闻老夫
年老多病,故此,吾此次前来,特带来百年野参一棵,希望能对老夫
的身体有所裨益。”
说着,林南便让管亥呈上来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一看,盒子里确有一棵参。
众一见此参,不由得都吸了一
凉气,今天算是开眼了。管亥心里想:“跟了少爷这么久了,想不到少爷还有这样的宝贝,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只是不知象这样的宝贝少爷还有多少。嗯,跟着这样的主子,有前途。”
太史慈虽然年幼,但自小长在官宦之家,生阅历亦是不俗,并且又由于母亲多病,经常抓药,对于一些药材也是很了解的,也见过不少名贵的药材,但对于这棵百年野参,太史慈今天可是第一次见到。其实不光是太史慈是第一次见过,就是赵云和管亥,也是第一次见过,倘若林南今天不把这棵百年野参拿出来,二
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这棵
参了。
见此参如此珍贵,太史慈赶忙推辞说:“子扬的好意,慈心领了,然此参乃侠珍宝,慈实不敢受,况且家母之不需寻常药物即可,实不敢殄天物。”
见太史慈推辞,林南刚想劝说,却见一位老夫从后堂走了出来。那老夫
虽然瘦弱,却目光炯炯,很有
神。
见那老夫从后堂走出来,太史连忙上前搀扶,
里叫了声“娘亲”。林南等
一看,便知道这位老夫
就是太史慈的母亲,于是赶忙上前施礼。
见众上前来施礼,那老夫
便责备太史慈道:“慈儿,今有贵客登门来访,为何不通知我一声,怎能如此怠慢贵客。”
随即那老夫又道:“自先夫亡故以来,家中便很少来客
,招待礼数不周,望贵客海涵,今几位前来,定有要事,不知几位如何称呼,所为何事而来?”
见太史慈的母亲出询问,林南连忙上前施礼答道:“在下辽东林南林子扬,今游学至此,听闻太史公子有英名,特来拜会,并献上
参一棵,望老夫
笑纳。”
听林南这么一说,老夫点了点
,并仔细打量着林南。
随即,管亥便把参呈在了老夫
面前,老夫
看了看,笑着说:“如此奇珍,真重礼呀,不知林公子用如此重礼欲求我母子二
何事?”
听到太史老夫这么一问,林南就知道老夫
是明白
,所以,就实话实说道:“前
听闻匈
犯边,吾欲前去洛阳求官,北上并州抵御匈
,然一
之琳究有限,所以,吾欲结识天下豪杰同去并州,今听闻太史公子英名,特来相请。”
听林南说完,老夫便点了点
,说道:“想不到林公子竟有如此志向,能为国家出力,造福一方百姓,此乃义举也,老
岂能成为累赘,慈儿尽管前去便是。”
老夫的话还没说完,太史慈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道:“孩儿离去,母亲怎么办?孩儿怎能置母亲于不顾呢?”
老夫很是感动,摸了摸太史慈的
说道:“傻孩子,你不在家,母亲也是可以照顾自己的,好男儿立于天地之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因家中琐事而因效大?”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林南早就想好办法了。于是,林南赶紧上前说道:“老夫高义,南感激肺腑,然老夫
毕竟年事已高,需要
照料,南此次游学出来,家中老仆林忠亦随南而来,林忠为
坦诚,办事
练,如老夫
不弃,可以留在老夫
身边,照顾老夫
起居,望老夫
万勿推辞。”
一听林南这么说,老夫思考片刻后说道:“如此也好,只是我想先见见林忠,林公子等
也可在寒舍多赘
,与慈儿多多亲近,寒舍虽然窄狭,但多赘个
也是无妨。至于这棵百年野参嘛――”老夫
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也收下了。”
一听母亲说要留下百年野参,太史慈刚想说话,只见老夫摆了摆手,说道:“我意已决,你无需多言。”
听老夫说要留下百年野参,林南心里一喜,随即,林南又大为感慨,不得不佩服老夫
的良苦用心。
所以,林南马上对老夫的拜了下去,说道:“老夫
高义,南铭感五内。”
老夫摆摆手道:“林公子不必客气,老
也是为了慈儿的前途。”随即又对太史慈道:“慈儿,你去置办些酒菜来,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