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独步天下(李歆)

关灯
护眼
第十七章 蒙古 一 (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竟是流脓溃烂,迟迟不愈。等到半月后我能下车行走自如时,仍只能顶着一个锣似的沙哑嗓音和毛伊罕等勉强流。

这半个月里,我再没有见过囊囊福晋,倒是她的小儿淑济格格因为经常来找毛伊罕,我隔三差五就能见上一回。

那是个才三岁多的小孩,长得聪慧伶俐,能说会道。也许因为身上流淌着成吉思汗后裔的高贵血统,小小年纪的她和我见过的大部分真格格们并没有太大区别,在对待隶仆时总会不自觉地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气。

不过,除此之外,她的确是个可疼的孩子。相比毛伊罕的稳重,淑济天真俏皮的模样让我动地想起了兰豁尔和敖汉。

我的儿们……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了?

算起来,兰豁尔已经十七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儿应该早就嫁了吧?只不知皇太极会把她嫁去哪里,额驸又是个怎样的男子?她过得好不好?

而敖汉今年也该满十一岁,正是步适婚的年龄……

想到这里又忍不住感慨欷歔,以我今时今的身份和处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做回她们的母亲了。

历史上的元朝被明朝取代后,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出中原,囤聚北方,延续着他们的黄金皇朝。

现代的教科书上称这段时期为“北元”。

就目前这个时代而言,有四个是足以影响和支撑整个历史。一为明朝崇祯皇帝,二为农民起义军后来的首领李自成,三为大金国汗皇太极,四为蒙古国汗林丹汗。

这四个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隐然将天下四分,各霸一方。而这四个里,最早登上历史大舞台的,非林丹汗莫属。

明万历三十二年,年仅十二岁的林丹汗便登上了蒙古汗王宝座,在这个叱咤风云的时代里开始铺开他的传奇生。

我对林丹汗的了解并不多,唯一知道的也仅是这个和皇太极同龄的男,长期以来一直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心大患。

以游猎为生的和以游牧为生的蒙古相比,虽然同样的骁勇善战,但是蒙古地广多,史源厚,远非是居于东北一角的可以比拟。

“阿步姑姑!姑姑!”身边有轻轻推了我两下,声音压得极低。

我困顿地睁开双眼,迷迷瞪瞪地看了老半天,才慢慢对准焦距,看清眼前毛伊罕不住晃动的小脑袋。

“该起了,姑姑!”

“嗯。”胸像是堵了块石,我懵懵懂懂地从席上翻身爬起,脑袋一阵发晕。

“姑姑,我去打水!”

我随意点,毛伊罕走到毡包又停下脚步折了回来,小手抱住我的脖子,在我耳边小声说:“姑姑,今儿个是大子,你可得打起神来!”

我猛地一凛,脑子里顿时警醒。起身时顺手抱住毛伊罕,在她脸上啪地亲了一,笑道:“知道了,今儿有得忙了。”

出得毡包,帐外月明星稀,天穹一片沉甸甸的墨黑。甸子的空地上燃烧着一簇簇的篝火,有十多名正默默无声地忙碌着手里的活儿。

毛伊罕和三个差不多大小的小丫一起流打水,我在地上支起两直径一米大小的铁锅,看着水一点点地灌满,然后在底下点了火,不时地加薪添柴。因为挨着火源太近,我身上的衣裳被汗水泡湿后又随即被热

在看到澄净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锅底咕咚咕咚开始冒起了一串串的小气泡后,我随手拿了块青色的茶砖,敲碎了扔进水里。

一时水色变,浓郁的茶香缓缓漫溢开来。

东方旭云而出,红彤彤的朝霞染红大地,瓦蓝的天际,碧绿的地,我仰起来,微眯着双眼迎向夺目红球。嘹亮的歌声不知从何处突然悠扬地响起,伴随着马琴动听的弦声,原上穿着五彩缤纷靓丽颜色衣装的们,簇拥到篝火旁,载歌载舞……

霞光下的男男,微笑的面庞上仿佛镀了一层金灿灿的霞光,庄严而又透着冶艳之色。

我看得神,怔怔地说不出话来,手肘边有只小手拽了我的袖角,轻轻摇晃,“阿步姑姑,该捞茶沫了!”

“哦!”我忙低

这时水已烧得滚沸,毛伊罕踩着一张马扎,吃力地爬到锅沿旁去。我吸了气,心慌道:“你下来!让姑姑来做……”

毛伊罕回冲我咧嘴一笑,小脸烤得通红,满是汗水,“姑姑还是去取羊吧!这点活我还是能的!”

我瞪了她一眼,不由分说地将她从马扎上拎了下来。她咧着嘴,腼腆地笑,两鬓扎着的小辫儿随风轻轻摇摆。

我将茶叶渣沫从锅里滤尽,这时早起挤的仆们将新鲜的羊大桶后提了过来,我徐徐将锅内。

“早膳做好了没?”远处有扯着嗓门高喊。

负责管理我们这些下的一个老妈子立马指挥我们将煮好的茶和炒米等食物,一一细心装食盒,由那前来催膳之端了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