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儿,朝歌却并不甘心,寻思着如何再想办法。
然而这时天已大亮,看着这几天为了守护他,已经累坏了的老神侍和小铁蛋,朝歌还是决定先回村再说。
回村的路上,朝歌一直在冒虚汗,脚步也有些不稳。三个都已经极度疲乏的,一回到村子就倒
睡去了。
浑浑噩噩地,朝歌不知睡了多久,隐约好似听到耳边有谁在召唤着什么,努力细听之下,那似远似近的召
唤声音,似乎反复在重复着一句: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
顺着召唤声,朝歌翻山越岭来到了一汪清泉旁,低望去,泉中倒影渐渐清晰。
等朝歌完全看清泉中倒影,蓦地惊出一身冷汗,那泉中倒影赫然是个衰老、满撞伤的年迈老者。
从梦中惊醒的时候已是半夜,朝歌看看身边仍在熟睡的小铁蛋,记起了白天他曾描述过的鲵伯样子,反倒
有些兴奋。
也许鲵伯的一些东西其实已经留在自己体内,只是潜藏在自己意识最处的某个角落里,所以才无从探寻。
一念及此,朝歌立刻盘腿握诀静坐,默数鼻息,渐渐达至无想无识、亦无想无识之想的极静之界,他的意
识就像是一杯清水中的尘埃,静静的往下沉,一直沉到杯底,再往下沉,沉到无尘无埃……
忽然一道白光闪过,朝歌蓦地睁开双眼。在他眼中,面前所见正是中石壁,上面无比清晰的刻着曾经被
毁去的记忆。
朝歌把静中所见一笔不差的记录在纸上。看着这些被鲵伯毁去的石刻,朝歌终于明白村们为什么把它称
作天书了。
确切的说,这是十九个图,十九个像天坑罗盘一样的图。
凭借着鲵伯的悟和记忆,朝歌很快就看懂了十九图中的前十八幅。这十八幅图除了完全是用逆排
支来
标注外,其基本格式非常类似奇门遁甲中的遁九局和阳遁九局。
这阳十八局也可以看作是十八个天外命盘,如果按顺序一一转
体内,待到
阳相抱九九归一,必可得
奇妙法力。
朝歌不得不钦佩鲵伯,居然能无师自通的领悟这天书石刻,实在是百年难遇的术界奇才。他也从而知道了,
鲵伯为什么参悟了十余年才参透了这阳十八遁。
正常况下,要想把
阳十八遁中每一局成功转
体内,至少都需要半年时间。按一局半年来算,转全
阳十八局至少需要九年时间,与鲵伯的十年参悟相去不远。
此外,阳相抱、九九归一之后,术者不但可得大法力,而且在体内会形成一个像天坑罗盘一样的完整
盘,此后术者完全可以以身为盘,任意在自己体内接送他命局。
更令朝歌惊讶的是,鲵伯在转全阳十八局,获得惊
术力之后,竟又从中悟出许多其它难以想象的妙法。
其中之一就是之前朝歌百思不得其解的托梦之法。只要趁彻底熟睡之际,把此
命盘转
自己体内,不
但可以在睡者的意识中输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托梦,而睡
的所有记忆更会被施术者一览无遗,毫无隐私。
这样一个鲵伯,难怪可以开创一个非比寻常的时代。
想到阳十八局的诸多不可思议处,朝歌忽然心中一动。他倒不是稀罕什么无上术力,而是看中了每转一
命就可全盘继承记忆一事,如果这样,把诸多杰出古命局一一接
体内,此
岂不可以成为旷世奇才了吗?
再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如果把常疯子的命局接自己体内,岂不是能够让很多未解之谜迎刃而解吗?
想到这里,朝歌不禁一阵暗暗兴奋。只是一想到练成此术至少要十年光景,又未免有些失望,不敢想象自
己居此山十年会是怎样光景。
朝歌又再静,试图从鲵伯的记忆里找出某些有关天神和出山的线索。
遗憾的是,鲵伯记忆中不但没有一点关于天神或出山的线索,而且每一触及天书石刻中的第十九局,便会
生出一无名烦躁,然后便是一片空白。
从鲵伯最后的零碎记忆中可以感觉到,五十二岁那年,鲵伯已经预知自己大限将至。但他实在不想这么早
死,至少他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那一直未能参透的第十九局。
朝歌暗想,从鲵伯忽然疯掉的事实来看,他从那第十九局里似乎看出了什么,或者说,局之间必然发生
了什么。
这多出的第十九局终究还是一个谜。
山中时,似慢实快。不知不觉中,一月已过。
朝歌试遍各种途径,仍是找不到出山的办法,眼看时光如梭,自己总不能在此荒废时,实在闲暇无事,
就又翻起了那十九张图。
本是无聊加好奇的试着玩,想不到这一试却让朝歌大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