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就是一座坟岗,王坟的周围围绕的是大片大片的坟地。
旧时候古城以外原来是很少有居住的,城里的穷
死了之后,家里没钱安葬,经常就抬出城门外一扔,时间长了,就形成了
坟岗子。
京城很多胡同的名字叫什么什么岗子,就是这么得来的。
和这些坟岗子相比,架松墓地却是一块类似今天各种陵园一样的,正式的墓地,位置在城东南,古
定为墓地的地方,自然都是风水不错的地方,于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国管局就把那里建为第一个宿舍小区。”
作为劲松小区开发商的销售总监,张大龙对这里自然非常熟悉。
他解释道:“朝阳区民政府有位熟读《太祖诗词》的工作
员,提议将“架松坟”三字,改为“劲松”二字。理由是本朝太祖1961年9月9
,写有七绝《题庐山仙
》诗一首,有“暮色苍茫看劲松,
云飞渡仍从容”之句。
自从之后,劲松便因此而得名了。”
周北平打断道:“这些我有所耳闻,不过当时的京城报都发文章辟谣了,说是鬼火是因为磷在空气中燃烧,鬼哭是因为楼道里的共振造成的。
再者说,自从1989年,那栋207鬼楼拆除重建之后,不是没有再发生什么问题了吗?”
劲松鬼楼闹得很凶,再加上小区的第一批住户都是大有来的,当时能分到两居室、三居室都是幸运的,除了中直机关中的一些局级、处级
部之外。
据说甚至有的资历较浅的副部级部也在劲松小区过渡木樨地部长楼
满为患。
闹出这样的事,于是政府也出面调查此事,多名各种领域的学者、科学家研究,并公开在《京城晚报》上发表大量的文章辟谣,鼓励住户再搬回来,同时派遣警力守卫此楼。
后面这栋楼还被拆了重建,之后也再没闹出类似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