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曾四周详察,查明藏经阁里外并无一,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只听那无名又道:“居士之心,贪多务得。慕容居士将本寺七十二绝技一一囊括以去,悉数录了副本,这才重履藏经阁,归还原书。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想必武功大为所进了。你错了,全然错了,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无名道:“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牙,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间,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为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
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
脏腑,愈隐愈
,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慕容居士非我佛门弟子,又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因此始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
慕容博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义,道前
之所未道,心下有凛然之意。惊惧之心却欲来欲浓,料想少林既然派他来索经,必有过
之能。
但听无名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身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
弟子翻阅,慕容居士可知其理安在?”
慕容博听他吐属高雅,识见卓,不由暗暗纳罕。中却强硬的说:“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
如何得知?”
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要害、取
命,凌厉狠辣,大
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
倒也并非
皆知,只是一
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我,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
法门了。”
忽听得嗤、嗤、嗤三声轻响,响声过去更无异状。慕容博脸上兀然变色,原来他刚才双手拢在衣袖之中,暗暗使用“无相劫指”,神不知、鬼不觉的向无名弹去,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外,便似遇上了一层柔软之极,却又坚硬之极的屏障,嗤嗤几声响,指力便散得无形无踪,却也并不反弹而回。
无名又道:“本寺七十二绝技,均分‘体’、‘用’两道,‘体’为内力本体,‘内’为运用法门。慕容居士本身早具上乘内功,来本寺所习的,只不过七十二绝技的运用法门,准有损害,却一时不显。老施主视死如归,自不须老衲饶舌多言。但若老衲点途径,令老施主免除了阳白、廉泉、风府三处道上每
三次的万针攒刺之苦,却又何如?”
慕容博脸色大变,不由得全身微微颤动。他阳白、廉泉、风府三处道,每
清晨、正午、了夜三时,确如万针攒刺,痛不可当,不论服食何种灵丹妙药,都是没半点效验。只要一运内功,那针刺之痛更是
骨髓。一
之中,连死三次,哪里还有什么生
乐趣?这痛楚近年来更加厉害,身患这无名恶疾,实是难以忍耐。这时突然听那老僧说出自己的病根,委实一惊非同小可。以他这等武功高
之士,当真耳边平白响起一个霹雳,丝毫不会吃惊。但那老僧这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却令他心惊
跳,惶感无已,他身子抖得两下,猛觉阳白、廉泉、风府三处
道之中,那针刺般的剧痛又作起来。本来此刻并非作痛的时刻,可是心神震
之下,其痛陡生,当下只有咬紧牙关强忍。但这牙关却也咬它不紧,上下牙齿得得相撞,狼狈不堪。
那无名缓步向前,伸出一掌,拍向慕容博顶。慕容博初时见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见他伸掌拍向自己天灵盖,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对方武功太过厉害,一抬手后,身子跟着向后飘出。他姑苏慕容氏家传武学,本已非同小可,再钻研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后,更是如虎添翼,这一抬
,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却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何追击。
岂知无名一掌轻轻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在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没半点效用。“百会
”是
身最要紧的所在,即是给全然不会武功之
碰上了,也有受伤之虞,无名一击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向后便倒。
于虚雨等见无海子制服慕容博,从藏身处都跳过来。童姥道:“想不到师弟武艺如此
妙,远胜我等多也。”无海子道:“非是我武功高强,而是我尽摸慕容博虚雨。我先用他的往事让他的心惊惧,又提功引他的暗疾,在他暗疾作时击他身上薄弱环节,因此一击便中。其实刚才,我已运用我全身功力,若此招不胜,反有落败可能。”
于虚雨上前,抓住慕容博尺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