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跟你说过吗,娶老婆不要钱,就要时间去缠,你这样子每天像个大姑娘似地,呆在家里像什么话呀”。
“好好好,我去,我现在就去。”晓峰很不耐烦,很不愿的去了金莲家,到金莲家一看只有岳父薛仁贵在家。
薛仁贵一看婿来了,高兴的不得了,赶紧说:“晓峰,你先坐下,我去叫金莲回来,她在邻居家。”
薛仁贵说完就出去了,不一会金莲跟着父亲回到了家里,金莲跟晓峰打了个招呼,就开始洗菜做饭,他陪着老岳父聊了一会,没多久金莲做好了饭菜,吃完饭后老岳父知趣的出去了。
晓峰帮着金莲收拾碗筷,站在旁边看着金莲洗碗,晓峰没话找话的聊了几句就觉得无话可说,金莲是属于那种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孩,晓峰不说话的时候,她也不会主动调动其他话题。
晓峰一不说话的时候,两就常常沉默半天不说一句话,晓峰感到很无趣,于是吃完午饭不到两个小时,他就起身告辞了。
离开岳父家后,在回家的路上,晓峰看了下手表,才下午一点半钟,心想这么早回家,母亲肯定又要唠叨了,于是在路过熊家村的时候,他心一动,想起以前自己经常在熊家村赌钱,好久没见到那些赌友了,不如去看他们赌钱打时间。
想到此他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以前的赌窝,由于他以前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很顺利地来到了赌窝,他一进赌窝,里面很多赌徒无论是旁观的,还是赌桌上正赌着的,一看到晓峰,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
有过来递烟的,握手的,甚至拥抱的,大家亲热的不得了,把晓峰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时坐在赌桌向西位置上的熊志强,赶紧起身离座:“晓峰,好久没看到你了,来来来坐我的位子玩两把”。
晓峰赶紧摆手:“不了,不了,你玩吧,我看你们玩就好了,我好久没玩了,现在都不会玩了。”
晓峰想不到大家会对自己如此热洋溢,就这样他在赌窝与赌友们边叙旧调侃,边观赏着赌桌上的
彩刺激场面。
在这样的环境时间过的是最快的,一会就快天黑了,于是晓峰起身与盛的赌友们告辞回家。
第二卷:换亲陋俗第二十四章:坑蒙拐骗的福地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一定会觉得纳闷吧,这也难怪,因为在很多眼里赌窝就是反目成仇,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的福地。
晓峰在赌窝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那是因为以往他的两不原则的结晶:一不:不输光自己袋里的钱不走;二不:不赢光在桌赌友
袋里的钱不走。
在赌场也是讲究赌品的,晓峰这种表现就是属于有赌品,赌徒们都很欣赏,很青睐,很尊重有赌品的赌友。
而没有赌品的赌徒在赌窝是不受欢迎的,是被唾弃的,没有赌品的表现是这样子的:赢了就走,输了不但不走还不许赢了的
走,一副不扳本,誓不罢休的架势。
因为晓峰有赌品,所以他在赌窝才这么受欢迎,因为晓峰有赌品,所以他才十赌九输。
就这样为了打时间,晓峰开始频繁地光顾赌窝看赌钱的,为了防止自己上桌,他每次去袋里都不带钱,他每次去看赌钱的时候,都跟父母说是去岳父家,林锦华夫
见儿子三天两
,早出晚归的往金莲家跑,心里那可是乐开了花。
其实晓峰去还是会去金莲家的,基本是每个礼拜去一次,每次去吃完中饭,和金莲聊上几句就去熊家村看赌钱的。
在农村这种赌博也基本属于是小打小闹,用赌友们的话来说:“小赌开开心,大赌伤脑筋,他们每天赌钱最大的输赢,也不会过五百块钱,一般都是一天下来最多输,也就是输个两三百块钱,赢也就是,最多赢个两三百块钱,不过两三百块钱在那个年代,在农村来说算是比较大的赌了,所以这样的赌在当地是严令禁止,抓的非常严。
这样的赌当地村民也是恶痛绝,一旦谁家的男
染上了这样的赌瘾,简直是万劫不复,毕竟那时农村每家年收
,就算是勤俭持家的家庭,也就那么几千块,如果好吃懒做的家庭,每年的收
,那可是
不敷出,所以谁家一旦有
染上赌瘾轻则是家里债台高筑,重则妻离子散。
就因为晓峰知道赌钱的杀伤力,所以尽量控制自己不上赌桌,因为他了解自己的赌,自己一旦上了赌桌就下不来,自己一旦上了赌桌就会
脑热,就会失去理智。
用他以往常在赌桌上说的一句话来说:“不管他多少吃饭”,这句话几乎是他在赌桌上的
禅。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晓峰天天去看赌钱,怎么可能不上赌桌,终于有一天他没有架得住赌友的蛊惑上了赌桌。
虽然这次上赌桌前他袋里没有钱,而且他也一再向赌友们声称,自己
袋里没钱是从不上赌桌的,但是赌友很乐意把钱借给他做赌资。
晓峰这一高尚赌品表现,也是一直被赌友们所青睐的依据,有不少赌友袋没有一分钱,也会抱着空手套白狼的心态上桌,而且上桌前也不告诉大家自己
袋没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