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也是忍不住连连称赞。
待
再想要尝一块,小妙玉笑着道,“阿弥陀佛,
施主要是想再尝,就请拿桃花酒来换。”
众
一听愕然,小
娃竟然索要桃花酒?
这酒可是用来祭花用的,况且她要了去又是做什么?
结果,小妙玉道,“是师姑让我要的。”
弟子们放才明白,原来是那位无忧师姑命小妙玉前来。当下也不好言说,她是师太不曾收在门下,却亲自赐了名字的师姑。

挡不住小妙玉的可
,立刻将桃花酒送给她,但是小妙玉并不答应,“阿弥陀佛,师姑说了。一样换一样,不能白拿。”
小妙玉要到了桃花酒,兴冲冲去找师姑。
师姑得了酒,又坐在桃花树下喝酒。
但是这一回她没有再喝醉,只是看着桃花落尽,那壶酒方才喝尽。
这一年的桃花季,有一些善男信
前来此处诉说悲苦,
弟子们善意迎接,广开方便之门。
然而,那座庙堂的大堂里,幔帐之后除了师太,还有另外一
。
那是第一次离开浮生塔,前来庵堂的无忧师姑。
师姑戴着一顶斗笠,白纱落下遮掩了容颜,一身素净青衣,每一回都是悄悄的来。
到来之后,她就陪伴师太于庙堂里,聆听善男信
的悲苦之心。天下间的伤心
那么多,他们的故事虽并不相同,可是结局却仿佛是同样。
每当一
结束后,师太就回询问。“今
你有什么心得。”
她默了下回道,“那些伤害他们的
,一个个都是负心
,一个个都重利益,将感
看得那样轻。”
周而复始的聆听,一直持续了数月,从桃花季一直到了夏季。
师太每
都询问同一个问题,而她的回答也是相近,为那些善男信
抱不平叹惋惜,憎世间薄
寡义。
直到有一天,一位被丈夫抛弃的
前来哭天喊地,实在是凄凉。
终于,她忍不住开
,在幔帐之后出声,“你既然觉得他待你不好,又这样记恨他,为什么还要来求问,现在要不要回去照顾他?”
原来,这位
的丈夫在抛妻弃子之后,散尽家财又得了重病。
的家
都命令警告,不同意她再将自己的私钱接济给那个男
。但是
思来想去。却始终放不下。
这一刻,陌生
哭着喊道,“我虽然恨他,可是他也有待我好的时候,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家
都说他对我从来只是假心假意,所以才会在最后这样狠心薄
,可我就是做不到在他就快要死的时候见死不救……”
“菩萨慈悲,佛祖救我,师太请给我指一条明路……”
不断磕
,将出声的她误以为是定慧师太。
她终于没了声音,这一回是师太的声音响起,“一切随心,一切由心,心中自在,一切自在。”
“随心自在……”
念着这四个字,却还是坐立难安。离开的时候,还在执着于救与不救。
待
施主离开后,师太依旧问道,“今
你有什么心得。”
她默默良久,却是反问一声,“师太。为什么她还要去救他?”
方才那位
施主虽然没有道出自己心中最后的决定,可其实结果已经明了,她不过是来求一个心安,想要得到佛祖一点指示,寻求师太一丝慰藉,好让自己义无反顾去帮助。
师太微笑道,“你看水是水,你看水不是水,其实水还是一样,就在你怎样看待。旁
看到的是
施主丈夫的狠心,而她看到的是自己丈夫曾经待她的好。”
能因为结局而就此否认,从前一丝好也没有过?
她静默无声,却开始沉思这个问题。
却忽然之间有一丝明了,从心底
处透出,她轻声道,“曾经是真的存在过。”
那些点点滴滴,竟然无法阻挡袭上心间。曾经有过的快乐期许,却因为巨大的创伤而被抵消被消散。
可其实,真的存在过。
……
这一年九月来临的时候,小妙玉跑来告诉师姑一件事,“师姑,师太说我要下山去念书了。”
她瞧着小妙玉,一张
雕玉琢的脸庞半是明媚半是忧郁,她不禁笑问,“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高兴,也不高兴……”小妙玉如此回答。
她似乎能够明白小
娃的高兴,毕竟年纪尚浅,红尘凡事对于她而言充满了向往,“为什么不高兴?”
“我要是去念书了,就没
来陪师姑说话了。”小妙玉瘪着嘴道。
她却笑了,将她的小手轻轻拉起许诺道,“师姑就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小妙玉这才扬起笑脸,她看着孩子纯真的样子,突然脑海里浮现起另一张同样纯真的脸庞,“小宝也该开学了……”
“师姑,小宝是谁?”这是小妙玉初次听闻,机灵又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