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稳住心,你现在阵脚有点了。”
听我这么一说,耿师兄的表变得很尴尬。
我又回看了一眼大伟,他看上去比耿师兄还要紧张。
唉,看样子耿师兄和大伟就算不是第一次下墓,至少也是很少有下墓的经历,来这里之前,我还以为他们两个是行家来着。
沿着这条拱道走了没多久,在我面前又出现了三个岔路。
在这条岔路的对面,依旧是圆形道
、方形道
和一个拱形道
。
我站在原地,望着正对面的三条岔路陷了沉思。
从五行的角度来说,圆形、拱形,都是属金,正方形属土,两金一土,倒是对应了这个墓的特点,不管是墓道还是刚才的墓室,大多数地方都覆盖了青铜,只有顶端和地面能看到石板和土壤,石
虽然是由土而生,但五行也是属金。
这个墓的五行结构以重金弱土为主,从土壤中渗出来的
汤则属水,五行之中,土生金,金生水,而水在土中,土又克水。虽说墓
的结构是金土结构,可这样的设计,却处处应对
汤的水
。
我记得师父留给我的《行尸考录》上说,汤这东西虽然邪
,却能挡戾煞之气,造墓者在
汤上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应该就是要压制邪物身上的戾气吧。
想到这里,我朝队伍后方的大伟招了招手:“大伟,朝地面上开一枪。”
大伟愣了一下,随后端起狙击枪,朝着身后的地面开了一枪。
地上的老旧石板根本承受不住狙击枪的冲击力,顿时被打穿一个,一时间碎石横飞。
大伟开枪的时候还是比较讲究的,弹着点离群比较远,不然光是这些尖锐的飞石就够我们喝一壶的。
我来到被子弹打出的旁,用狐火灯笼照着,就看见
慢慢渗出了
汤,等到
汤多了一些,我就将琉璃卵沉在里面。
琉璃卵没汤之后就无法感知到墓
中的煞气了,它静止了一会,随后就朝着正前方移动了很小的一段距离。
我收起琉璃卵,朝着正对面的方形墓道走了过去。
沿着这个方向走,应该能找到汤的源
。
这一次耿师兄没再问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墓道,只是在我身边闷闷地走着。
这条正方向墓道很长,我们走了很久,依旧看不见墓道的尽,在这期间,我们身后又出现了那种“咔嚓咔嚓”的脆响。
那些声音让我感到有些不安,说不定我们在这条墓道中行走的时候,墓的结构又发生了变化。
又走了一段距离,我拿出手电朝前方的黑暗照了照,这条墓道仿佛是没有尽的,从进
墓道至今,我们已经走了将近两个小时了,可探照光束依然无法穿透前方的黑暗。
我停下脚步,又让大伟在地面上个
,随后用琉璃卵试探
汤的源
师是否变了方向,还好,方向没有改变,我们选的这条路依然是对的。
就在这时候,曾在墓室后方出现过的声音又出现了,但这一次,它出现在了我们的前方,而且音量比之前的几次都要大。
地面猛地晃动了几下,我清晰地看到墓道中的一处铜壁也跟着摇晃了两下,又是一阵尘土飞溅,待尘土散去之后,在我们面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墓室。
在我们刚才所处的位置根本看不到墓道的出,可是现在出
就在我们眼前,在出
的另一侧就是连着那么一间墓室。
一样是仅仅几平米的面积,一样摆着三青铜棺。
耿师兄皱着眉对我说:“墓
的结构果然是不断变化的,咱们又回到刚才那个墓室了。”
我摇:“不对,不是同一个墓室。在上一个墓室里,我开过棺,中间一
棺材的棺盖上应该没有油脂了,可这个墓室里的三
棺材显然都没被
动过。”
一边说着,我就走进了墓室。其实不仅仅是棺材没有被我动过的痕迹,这里的炁场也和之前那个墓室不太一样,在这个墓室中,多了一丝煞气,只不过煞气很弱,如果不特别去留意,几乎无法感应到它。
我站在墓室中,发现顶上时不时地出现落土,举高狐火灯笼照了照,才发现有大群鬼眼锹正沿着墓室的顶端爬过。
耿师兄抬看了看,对我说:“是鬼眼锹吗?”
我点了点:“这东西是所有胎尸的天敌,二龙湾那边的墓里也有很多。”
胎尸和鬼眼锹同时出现,似乎也印证了,龙王墓和眼前这座青铜墓的设计者是同一个。
我用青钢剑敲了敲身旁的青铜棺,反馈回来的声音很闷,另外棺材里还传来一阵“吱吱”的摩擦声。和之前那个墓室里的棺材一样,这棺材里也藏有大量的踬胎尸,棺材底下是实心的。
在我身后的青铜壁上,一样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墓道,我们刚才就是从正方形的墓道
走进来的。
耿师兄的视线一直在三个墓道间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