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水尸棺

关灯
护眼
八百四十九章 四千年轮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那是师父自己的阳,之前我放出黑水尸棺的全部炁场之后,这道阳一直留在我体内,为我提供加持,现在,它一点一点地从我的魂魄中剥离出来。更多小说 ltxsba.top

我看着师父,师父冲我微微一下,随后猛一甩手,将他的阳投向了不断扭动身躯的蜈蚣。

一世祖也从罗中行的额上抽出了另一道阳,确切地说是抽出了一道完整的魂魄,那一缕魂魄上带着非常强悍的阳气,以及一中正大炁。

我立即反应过来,那是无当的魂,这些年来,也许他一直都没有消失,只是藏在了夜魔的元中,让夜魔和罗中行都无法感知到他的存在。

师父的阳和无当一起扑向了蜈蚣,两道带着强悍阳气的魂魄一触碰到蜈蚣的躯体,它就立刻停止了挣扎。

“再走一遍罡步。”师父拍着我的肩膀,轻声轻语地对我说着。

我又一次催动番天印,踩出罡步。

星力所至,那条黑漆漆的蜈蚣终于开始碎了。

随着它的生命力不断被星力和阳气消耗,鬼门中的白光开始不断闪烁起来。

斗转星移,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山河变换,风起云涌,这四千年的回大势在我眼前快速闪过。

四千多年前,大禹辗转在山脉大川之间,无数条大河大江波涛涌动,万里平原一片汪泽、生灵涂炭,大禹怀中抱着一块璞玉,游走于大泽之间,开河道、疏泥洪,风云际会,七十二颗川底石被大禹炼化,汪洋般的平原山川重回生机。

一枚玉镰带着川底石上的气、怨气、戾气在大禹的注视下不断震颤着,伯益和大禹用一枚拳大小的璞玉将它咂碎,将碎玉做成九星云图,镶在了九州鼎的鼎身上。

大禹对伯益说,川底石上的邪气未消,千年以后,它将重见天,祸间。

就是这一番话,让四千年回大势开启了序幕。

九州鼎铸成,一代圣主陨落,大禹在临死前将元分成九道魄,作为九颗种子,埋在了天地回的泥土里。

四千年,九道魄在回中生根发芽。

夏启和伯益争夺王位,有扈之发,伯益假死,在夏启的掩护下离开中土,一路西行,自此,夏启开启了“承天制,袭万世”的大一统隶王朝,倾全国之力维系着四千年回的正常运转。

一千年后,渭水之滨出现了圣,商周两朝的更替进倒计时。

牧野之战发,姜太公在行军途中遇到了一个从商军大营里逃出来的年轻,他一眼就看出,这个看似平凡的年轻将在今后三千年的天地回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年轻,就是无当。

数年后,夜魔作,姜太公镇压夜魔,并有意让夜魔的一缕残魂进无当体内,后传无当各类术数,让无当在镐京独自生存。

再后来发生的事,很多都已被我们查证和考证,只有黑水尸棺是一个例外。

大禹当年种下的九道魄,在四千年的岁月中附着在了九个身上,无当是第二道,庄君平、周烈、李子府身上都有一道魄,而在87年重阳节出生我则赶上了四千年回的末班车,成为最后一道魄的载体。

而第一道魄的载体,就是当初我在河南芦苇见到的那只罗刹。

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当罗刹的画面出现在我脑海中之前,我一直以为,第一道魄附在了姜太公身上。

在罗刹还活着的时候,她曾是鹳族最后一代圣王,活了至少五百年以上。

早在无当落户镐京的时候,姜太公就告诉他,在昆仑山下有一个通巫术的氏族,名为鹳。在那个年代,鹳族就已经不问世事,世都以为这个氏族早就消失了。

后来无当在修行中遇到了瓶颈,急于有所突的他想到了姜太公中的这个氏族,于是昆仑山脉,历经十年才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腹中找到了鹳王。

鹳王是无当在世间的第一个伴侣,九大墓,以及最初流寄魂庄的术法传承,全部出自她的手笔,同时她也曾见证了无当在心魔的摧残下失心发狂,也曾在周烈第一次对抗无当的时候施以援手。

她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在寄魂庄的所有古籍上,却完全没有和她相关的任何记载。这是有原因的。

为了压制无当的心魔,周烈从皇城中盗出了九州鼎,鹳王则建立了九座大墓,封存九颗玉。

和无当一样,鹳王也是一个很“痴”的,她为了保住无当,不惜耗尽了鹳族千年基业,在建造九座大墓的时候,她甚至使族殉葬,以此布置出千巽镇邪局,建立了淮河青铜墓。

包括尸蛟、诸怀在内,所有镇压在九大墓中的邪兽大妖本都是昆仑山的护山灵,没有能阻止她,包括无当。

当九座大墓建立起来的时候,鹳王已是满手血腥,因此遭到天谴,废了一身修为不说,寿命也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