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纣临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与反抗军的残党们达成“合作”协议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和杀手联盟、武会这些仍处于正常运作状态的组织不同。

如今的反抗军,说得好听点叫残兵败将,说得难听点那就是丧家之犬。

“铁幕之炎”当天,哥萨克游骑兵和铁血联盟就直接损失了95%以上的正面战力,其领导层更是几乎全灭。

随后的一周,在“茶宴”的幕后策动下,各地的FCPS趁机对这两个指挥系统陷瘫痪的组织展开了清剿行动,清剿的目标就是他们隐藏在欧亚大陆各处的秘密据点。

或许有会怪,既然联邦早就知道这些据点的位置,为什么此前一直没去动他们呢?

其实这也是报战的常识之一——只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报。

简单地说:对一个已知的目标,你知道它的存在,但不去动它,就可以监视它,甚至利用它,直到某个不得不对它采取行动的时刻、或者一个对你来说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时机,再动手。

而你若是一得到报就立刻对目标采取行动,那很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最常见的一种况是——你的组织里也有对方的卧底,你的贸然行动,对对方来说就是“关键时刻”,于是,你刚要行动,那个卧底就把报传了回去、然后跑路了;接着,你带领马冲过去,扑了个空,或者没能把对方一网打尽,结果对方剩余的就这么脱离了你的监视,此前你派去的报员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而且对方经过此事猜到了你那个报员的身份,将其严刑拷问一番,又榨出了不少关于你方的报,最后还把你的报员宰了。

因此,在报战中,“知道而不动作”是很常见的作;尤其是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博弈,最考验的就是那些度的、长期的潜伏员……有些时候,为了保护某几个重要的卧底,故意在正面战场上送掉成百上千条命都是在所不惜的事,这叫“舍小为大”、“虚虚实实”,用眼前的牺牲换取更大的胜利。

当然,这些事……一般不会让底下的士兵们知道,更不会让民众知道,很多时候连资料都不会留下;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和当事,才会知晓这些埋藏于战争残酷外表下的、更层的黑暗……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选择了将这些秘密带进棺材里。

言归正传。

FCPS进行清剿的时机,无疑就是“最佳时机”,当那些反抗组织因正面战场的全军覆没陷之时,FCPS在一周之内就端掉了所有自己已知的据点,并通过从那些据点里搜集到的电子数据、纸质资料、以及报(严刑供总会有招的,不过招的本身未必知道太多)……他们又发现了不少以前尚不知晓的新据点。

就这样,联邦顺藤摸瓜,砍瓜切菜,除了东亚地区之外,整个欧亚大陆的反抗组织几乎被赶尽杀绝。

再加上,由于龙井的计谋,“铁幕之炎”带给民众的附加伤害全都甩锅给了反抗组织,这让原本还有相当多群众支持的反抗军直接变成了过街老鼠;以前反抗军在陷困境时,还可以暂时解散马,分散隐藏到民间去,可现在……老百姓一听是反抗军,举报你算是客气的,直接把你打死都有可能。

综上所述,如今在纳尔维克的这些哥萨克游骑兵和铁血联盟残党,已可说是这俩组织的最后一点香火,汉娜这个临时司令,也的确就是他们最后的领袖。

眼下,联邦的海陆联合作战部队已兵临城下,他们……自然是来踩灭这最后一点火苗的。

在这种孤立无援、十死无生的境地中,反抗军哪儿还有什么选择?逆十字的今天用了“合作”这词儿,已经算是给面子了,若不是为了考虑到双方的体面,说来“收编”你又能怎样?

事实上,子临给车戊辰安排的“B计划”就是收编,即“万一汉娜司令没有答应合作,你们就把她也杀了,然后让普拉托以铁血联盟副司令的名义接手指挥权。”

好在,汉娜稍作考虑后,还是答应了合作,姑且是保留了自己这个司令的命;当然,她心里也清楚,由这一刻开始……自己最多算是个傀儡了。

不过常言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刻还是先考虑如何活着、扛过眼前的危机再说,组织的权力归属和复兴是以后的事。

…………

进展的和计划中一致,在简短的流和接后,逆十字这支五小队中的三——普拉托、卡尔和苏菲,迅速接手了这个秘密基地的指挥系统。

普拉托用的自然还是“帕维尔·扎伊采夫”这个身份,毕竟……现阶段来说,向士兵们公布他的真实身份显然是不明智的。

卡尔和苏菲虽是来自联邦的“降将”,但因为他们只是九狱的副典狱长,并不是联邦军或者FCPS这种与反抗军有正面冲突的军官,底下的也没有太大的抵触。

再退一步讲……就算有抵触卡尔,也不会有抵触苏菲。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三位一接手,就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