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思科有小红帽儿童牙膏的成功经验,这次就被分派了洗发水包装设计的工作。
除了为小红帽设计包装的设计公司,狄思科还联系了港岛和新加坡的设计团队,先尽快出几个大致方案让厂里筛选。
在洗发水包装这方面,家的设计确实更大方时髦一些。
“爸爸,我们想坐车车!”狄嘀嘀跑过来,趴在他的写字台上提要求。
“让舅陪你们玩去。”狄思科还在写材料,
也不抬地打发小丫
。
郭美凤和于童去天津参加电影首映式了,家里只剩狄思科带孩子。
二舅妈进来解释,“那两辆遥控车没电了,他俩想坐自行车。”
“不行。”
狄思科言辞拒绝,上次弟弟坐在后座的时候脚丫子蹬,被卷进了车轱辘里,险些把他吓出心脏病来,所以他之后就说什么也不带他俩骑二八大杠了。
狄嘀嗒也跑过来,记吃不记打,一起加央求行列,“爸爸,坐车车吧!”
“你那脚丫子差点被卷进去,还敢坐车车呢!”
爷仨正在拉扯间,小阿姨敲门进来说,前院儿来客了,找狄嘀嘀和狄嘀嗒的。
狄思科嘿了一声,道:“你俩才多大呀,这就有客上门啦?”
他带着两个孩子去前院儿,发现来是刚搬进七号院的荣家祖孙二
,郭美凤
中的归国冤大
。
“荣大爷,您那院子都拾掇好了?”
“拎包住,我们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东西,随便擦擦洗洗就差不多了。”荣润良今天没穿西装,
乡随俗地穿了一件老
衫,冷不丁一瞧,还真跟胡同里的土著大爷似的。
洋气的杰克也脱下了小西装,穿着跟他爷爷同一风格的服装,背心短裤皮凉鞋,看上去跟他家狄嘀嗒差不多了。
三个小朋友已经欢快地凑在了一起,杰克转过身,将他后背的机器猫小书包展示给双胞胎。
“这是我的doremon!”
“哇!”双胞胎这回是真的羡慕了。
他们虽然上了幼儿园,但是每天都是空手去空手回,从没背过小书包,更何况是这种机器猫小书包呢。
杰克还想跟小伙伴显摆一下他的书包,另一边荣润良已经将两只一模一样的机器猫书包到了他手里。
荣润良对狄思科解释:“上次多亏了您家孩子把我们杰克带回家,这是他送给两个小朋友的礼物。”
杰克昂着下点点
,然后很正式地将两个书包送给了双胞胎姐弟。
叽里咕噜说了一长串英文,大致意思是以后你们上学就可以背书包啦。
狄思科仔细听了这孩子的音,问:“荣大爷,你们是从英国回来的吗?”
“对,他父母工作忙,从小是跟着保姆长大的,一句中文也不会说。”荣润良叹气道,“我这次回来开医馆,正好把他一起带回来好好学一学中文。”
狄思科还想问问医馆的况,狄嘀嘀却背着新书包跑过来显摆:“爸爸,我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学啦!”
狄思科瞄一眼三个孩子背后硕大的书包:“……”
你们上学要带的东西,还没这个书包沉呢!
第131章
荣家祖孙乔迁新居,在胡同里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归国华侨的身份本就引侧目,荣润良正式
住后,又挨家挨户地拜访街坊们,并告知大家,他的中医馆即将正式开门营业,欢迎大家来医馆就诊。
医馆地址就是他买下的那套两进四合院,前院充当诊室和药房,后院是他们祖孙的住所。
整个医馆只有两个,医师是他本
,学徒是他那个一句中文也不会讲的小孙子杰克。
尽管他订做的药箱药柜已经陆续被送进医馆了,但他这一系列作落在街坊们眼里,仍跟闹着玩似的。
医馆开业后,大家碍于面,在门前经过时会道一句恭喜,像老狄家这样收到过
家礼物的,还给荣大夫送了开业花篮。
但是真正上门求医的却一个也没有。
早年间四旧的时候,中医受到了不小的波及,好中医十分难寻,再加上报纸上经常报道一些江湖郎中坑蒙拐骗的新闻,让很多老百姓对中医缺乏最基本的信任。
而且这位荣大夫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老外能懂什么中医呀!
所以,大家宁可绕路去医院挂号看西医,也不会去家门这个荣氏医馆看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都排斥中医,也有对荣润良的中医水平比较好的。
比如郭美凤。
她打小跟着老娘学唱戏,整天舞枪弄难免有个磕碰擦伤,她小时候看的可都是中医,心里对中医是比较认可的。
天津的电影首映式结束后,她紧接着又跟着剧组跑去上海宣传,舟车劳顿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