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怀疑这60万花费的合理。
他将关于房改和自有房屋的资料整理好,考虑了两天后再次找上了曾厂长。
曾浩田刚从市里开会回来,还没来得及吃午饭,三两解决了一个面包,就问他找来有什么事。
“咱们区最近正在几个试点企业间搞房改,您听说了吧?”
曾浩田颔首:“有所耳闻,几个试点厂长的子都不好过,职工都要闹翻天了。”
“我这两天查了一下咱们厂自有房屋的况,连年
不敷出,”狄思科将自己查到的资料放在他桌面上,“我觉得咱们厂可以主动加
房改试点的队伍。”
曾浩田:“……”
你是太平子过够了吗?非得去捅这个马蜂窝?
“我看咱们不用像其他厂那样给职工涨房租了,涨得那点房租根本堵不住维修和管理费用的窟窿。与其给职工涨房租,闹得怨声载道,不如采取自愿原则,将这些老房子卖给职工个。”
“……”
“房子归个所有以后,就是职工自己的房子了,职工们高兴,厂里也能省下不少麻烦。”狄思科笑吟吟地说,“最重要的是,拿到职工买房的这笔钱以后,咱们还能把春晚的赞助费
了。”
第135章
北方化厂近一年的效益大幅提高,大多数职工对当下的工作生活还算满意,但这其中并不包括郑守业。
郑守业是85年接了父亲的班进厂工作的,如今已经有了七年工龄,若是在少效益好的单位,他这七年工龄,早就能排队分房了。
但是,在北方化厂,七年的工龄即使有排队资格也分不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