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种田日常

关灯
护眼
重生种田日常 第16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苏世刚撕掉借条,说:“叶子,这次我家能起来,全靠你,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事尽管来找叔”

苏叶笑了笑:“刚叔,没有大恩,你我之间是易,两清了”

苏世刚:“叶子,刚叔不会说话,但不傻,你拉了我家这一把,我会记心里,我们回了,你忙”

不待苏叶回话,两急匆匆走了,苏叶

农事这边,冬小麦种完,红枣打完,红枣一半晒了装袋,给苏世泊先运走。

枣树谢卫华和苏叶种得很疏,一亩平均只种五十棵,谢晓竹的八亩嫁妆她自己收,三十二亩的果园种了一千五百棵枣树,几棵脆枣,几棵苹果树,几棵桃树,几棵杏树

今年的枣树每棵约能打下一百斤新鲜大枣,三斤鲜枣能晒出一斤枣,苏叶大致算了算,今年枣约能收五万多斤

苏叶想着村里几家种枣大户,有些担心地和谢卫华说:“这么多红枣,能卖得出去吗?”

谢卫华信心十足:“放心,红枣是好东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好的一百多文一斤,最差的也要八十多文,第一批姑父运去京城了,第二批晒出来运往江南”

当初这落脚的位置真不错,南北官路通畅。

苏叶估算一下,家里的红枣是挑过的,出货价如是五十文,五万斤也有二千五百两了,如果这笔钱到手,这几年投到果园的银钱全部回本(抱括谢晓竹那八亩),还挣了,还不算蛋,、鹅,卖牛仔的收

苏叶把这预算和谢卫华说了,谢卫华感叹道:“我们买的地不好,最早投成本太高,买南边荒山的那些赚翻了”。

苏叶:“这挺好”,不出风

谢卫华笑:“不错”

十月下旬,红枣全装袋,运走绝大部分,苏叶算好了工钱,让谢卫华去给短工们结了银钱,每另奖二百文,挑出有瑕疵的红枣每给了二十斤,每一条腊

领了工钱东西后,赵爹看谢卫华欲言又止,谢卫华看向他:“有什么事?”

赵爹鼓起勇气说:“我想跟谢东家买一对兔子回家养,不知谢东家卖不卖?”

谢卫华:“可以,你去找陆石办”

赵爹一脸感激:“谢过谢东家”

谢卫华笑了笑:“十位活都很不错,希望明年这时候我们还有合作机会。”

也希望明年还能来打短工,一致称声只要谢东家要,他们就来。

一早,十走出村的路上,每心里喜滋的,赵二竹背着背篓,里面是一公一母两只兔子,他高兴地说:“这一个月活不重,吃得饱吃得好,我长高长了,回去再练练箭,我就能中兔子了。”

吴爹想到前些子吃到的村席,咽了咽水,说:“这一辈能吃到这样的酒席,值了”。

“是啊,东家大太太娘家真有钱,这酒席办的,十个菜,八个荤的”

赵爹感叹:“这个村没有一家穷的,真厉害,什么时候我们村里也能有学堂就好了”。

“读书太费银钱,肚子都填不饱”

“只认字也行啊”

“晚上二竹不是跟三竹认字了吗?”

“那才认得几个”

快进十一月,苏叶翻着孩子们过冬的衣服,谢母做的,叶梅送的,陈兰送的,郭采玥送的,苏卉送的,谢晓竹送的,棉服棉裤,各式各样的毛衣毛裤背心,真多!不用她动手织了。

叶梅送的里面有两件鸭绒外套。

当然,她送出的小皮靴小皮鞋大皮鞋、皮靴也很多。

过年后,苏景林将会进京赶考,苏叶给他做的两双鹿皮靴,一双路上穿,一双进考场时穿。

听说现在纯白毛衣背心可以穿进考场,不用穿很多件单衣,苏卉便织两件给他,还有两双手套。

苏叶把翻出来的冬衣放回柜子里,想起去年秋天叶德武给她送来十几斤的兔毛线,没用多少,掌灯下了地窖,从一木箱拿出两个颜色各一斤。

上来地面,出到外间,她把紫色的给吴大妮,青色给赵三竹,说:“这是兔毛纺的线,虽不如羊毛好,但也很保暖,这一斤能织一件厚背心,怎么织去请张嬷嬷教你们便成”。

高兴谢过。

晚上,孩子们睡着了,谢卫华看两红扑扑的脸蛋,和苏叶说:“现在家里有承瀚和云芙在,两个孩子有伴没那么粘你了,过两天就我们两个进山,散散心,怎么样?”

苏叶高兴了:“真的?”

谢卫华拥抱她:“真的,叶子,谢谢你为我生儿育

听这话,苏叶回看他眼睛:“你是不是做出对不起我的事了,心虚了想要补偿我”

谢卫华抱紧她笑起来:“你想的什么啊,我想着你这么喜欢上山打猎,从怀了云舒后你就没进过山,现在孩子也没时时刻刻粘你了,想让你轻松轻松”

苏叶:“对不起,是我想差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