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按唐卿之言吧。”皇帝脸色不好地说。
得到了想要的,但唐国公并没有多高兴,与皇帝正面刚上,怎么想都不是好事。尤其是这位皇帝要面子还小心眼儿。
“唐国公,得早做打算了。”出了宫,谢老太爷在唐国公耳边小声道。
唐国公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但事的关键是萧淮。萧淮手握军权,这次若是能攻下柔利,他的权势会更大,具体如何打算,就看他了。
“一切等战事停了再说吧。”唐国公道。
谢老太爷点,“是该如此。”
他也猜不透萧淮会怎么做。
两分开,唐国公回了府,就让
去永宁侯府叫唐书仪来一趟。唐书仪昨天晚上一晚未眠,一是担心萧玉铭,二是想未来朝堂的局势。看到唐国公府的来
,她马上去了国公府。
进了书房,唐国公把今的事
讲了一遍,然后道:“我现在就怕皇上对你和三个孩子下手。”
昨天晚上唐书仪就已经想到了,她说:“我已经派快马加鞭去找玉宸了,让他赶快去西北。至于我和玉珠,我想在战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皇帝应该不会做太过分的事
。而且,这个时候,应该给皇帝找点事做做。”
唐国公笑了,“如何给皇帝找事做?”
唐书仪:“二皇子不是玉铭杀的,我们都清楚,梁贵妃也清楚。梁贵妃配合皇帝演戏那么卖力,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儿子报仇。但到现在也没有传出任何风声,梁贵妃能不恨?”
唐国公又笑,“是了,梁贵妃可以利用。另外,几位皇子都不堪大用,应该建言皇上选秀生子。”
唐书仪哈哈笑,“好,这个好。”
父俩
又商议了一会儿,然后唐书仪回府。正好,在西山找线索的赵管家回来了。
“可有线索?”唐书仪问。
赵管家摇,唐书仪眉
紧皱,“看来对方是高手啊!”
会是谁呢?
唐书仪觉得皇帝亲自出手的可能不大,毕竟是亲儿子。但皇帝应该知道是谁,并且利用了这件事。仔细想,想让二皇子死的,无非就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也许还有四皇子。
但能把事做得如此滴水不漏的,很有可能是大皇子和三皇子。大皇子身后有太傅,三皇子身后有皇后,那都是老谋
算的
。
“让我们在宫里的,注意梁贵妃的动向。”唐书仪
代赵管家道。
第240章 后继无
萧淮没有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上京城。不少家开始重新定位如何与永宁侯府相处。
之前萧淮死了,皇帝对永宁侯府的态度是既恩宠又戒备。现在萧淮没有死,还立了大功,皇上对永宁侯府现在应该是更加戒备。
且,现在萧淮没有回京,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态度,所以大多权贵们,对永宁侯府是敬着但并没有打算多来往。
大家都在观望,一时间会馆的生意都没有以往好了。但是平走得近的,如南棱伯府和向大将军府,以及齐府和逍遥王府,还都如往
一般。
唐国公府和武阳伯府更不用说,大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唐书仪正在和萧玉珠念叨,萧玉铭走到哪里了,派出去的
有没有找到萧玉宸,赵管家小跑着来报,“夫
,宫里来圣旨了。”
“谁来传的旨?”唐书仪起身问。
“是皇帝跟前的焦公公,还带了很多赏赐。”赵管家道。
唐书仪松了一气,看来不是来找茬的。她带着萧玉珠到了前厅,焦康盛见到她们连忙行礼,然后左右看了看问:“二公子没在?”
唐书仪重重的叹气,“我正着急呢,知道他父亲没有死,就吵吵着去西北,我一个没看住他就偷着跑了,刚派
出去找。”
焦康盛愣了一下,然后道:“那可得赶快找。”
唐书仪叹气,“可不是,我都要愁死了。”
焦康盛跟着叹气,然后道:“侯夫,接旨吧。”
唐书仪忙拉着萧玉珠跪下,焦康盛开始念圣旨。大致意思就是,萧淮为了大乾朝忍辱负重,现在又立下大功,应该奖赏,然后就是一串的赏赐。
当今这位皇帝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要面子。这要面子好啊,看看这赏赐,真真是丰厚得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大批的土地,真不是一般的大手笔。
不得不说,萧淮这挣钱的能力真真是一流的。
这应该算是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吧?
唐书仪胡思想着,让
把东西搬进库房。 焦康盛回了皇宫,见到皇帝就把道永宁侯府传旨的经过讲了一遍。
皇帝听到萧玉铭自己出发去西北了,重重地哼了一声,“连兴洲也是个无用的,不是说没有发现萧二出永宁侯府吗?现在永宁侯夫都说出来了,说明萧二早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