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关灯
护眼
第12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爷是个孝顺的儿子,而她对娘娘足够恭敬,在爷面前处处表露出她对娘娘的关心,被晋升为妃位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即便她没有生养一个阿哥,可是她大儿是太子爷的一个孩子,这份意义是不同的。

正当宋氏心里打着好主意时,瓜尔佳氏和年氏已经想通里面的关键了,就是让府邸唯一一个可以经常出宫所的董鄂侧妃向娘娘求,这一来二去的,娘娘肯定会看在她们为爷辛辛苦苦生下几个孩子的面上将她们册封为太子侧妃。

但董鄂氏并非是好说话的,皇后娘娘不将她们提为侧妃自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若是提了侧妃,有不长眼的臣子非得说将四福晋册封为太子妃该怎么办,庶妃又不是上了玉牒的侧室,娘娘想抬就抬,而且她觉得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足够稳妥了,不需要这点节外生枝。

只是董鄂氏越隐隐感觉到距离她心想事成的那一天不远了,只要那一天尽快到来,她就算是成天供着雍和宫后院的这群妻妾都不成问题,而四福晋……那就没话说了,好好的地位都能拱手让,这也怪不了她心狠,谁不想当皇后啊,换做任何一个出身好的贵,迟早经历选秀的时候,看着宝座上高一等的贵们,心里起了妄想就不是怪的事了。

四福晋只是技不如罢了,她就想夺过她的嫡妻之位又如何。

作者有话说:

第139章

大格格的婚事最终还是被皇上敲定了,就定为和硕公主的规格,到底大格格是太子长,太子格格中一个成亲的,容不得半点疏忽。

臣子们也只得从这次争吵中暂停下来,听任皇上行事,即便最后争来争去的结果不如自己所愿。

芷嫣终于可以看到自己孙成婚的那一幕,即便她平时不太在意诸多孙嗣的生轨迹,但是看到他们成家的场面时,内心总有欣慰感传来,可能这就是当了长辈的感觉吧。

不知怎么回事,她总是会对几个儿子的最大的一双儿格外宽容一些,剩下的子嗣都一视同仁。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她作为皇玛嬷后,只看重大的,根本不在意那些小的。

她不知道这种心态从何而来,后来想想可能是只有大的孙嗣才有可能被她看过几面,有些小的还是后来才出生的,她连面都没有见过,就别说动恻隐之

太子的弘晖和佛拉娜已经成家了,而老八的弘旺被立为世子,大儿和嫡儿还没到成婚的时候,这不用她多心,十三的长子和嫡子还有一番纠结才能定下世子之位。

十四后院就简单多了,嫡福晋始终没有生养,那么就只能立侧福晋的子嗣为世子,但这离立世子的年数还长着呢,她也不用担心。

总而言之,在这个年岁会被她担心的孙儿都已经妥善的处理好生大事了,剩下的孙儿也不会让她心,她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退休了,毕竟最小的儿都出嫁了,且婚后生活和睦,而孙儿辈更是不会给她烦恼。

直接退休了多好啊,可惜她还等着皇上先退休了。

等康熙四十一年时,芷嫣刚从小儿茉雅生下小外孙的喜讯中回过来,皇上已经为太子即位做好准备了,先是让太子数次代自己祭祀,并数次监国,太子的名声得以在一次次监国祭祀中得到传扬,在朝廷内外树有令名,甚至民间都有太子爷救灾治灾的芳尘了。

接而将太子派去各部行事,等太子爷对一个部门有了刻的了解才将他换到下个地方办差事,屡屡往返直接将太子折腾的瘦了一个身形,不过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胤禛脸上尽是气,满满当当的是运筹帷幄的信心。

在这个皇上对太子寄予厚望的时候,不少臣子已经看出皇上有心思将皇位传给太子爷了,一个个都像极了打了血似的,恨不得在太子爷的手底下将活都完了,都是动了在新帝面前拼命表现的心思。

毕竟太子爷看着就是个喜好差事的,他们这些臣子若是能给力一些,指不定哪天因勤奋程度被太子爷看中,然后授予高官,这不是说笑的。

每朝帝王都有自己的提拔偏好,康熙这一代更看重从八旗子弟中选拔合适的才,说到底还是为了巩固满治天下的政权。

而到了胤禛这一代就更偏好能者居之了,满皆是行得通的,这种理念是由时局的变化造就的,也是由两子不同造就的,不过到那时就是新臣子该揣测的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自古不变的道理,也怪不得那么多图着从龙之功了。

而在皇上有很明显的提拔太子的心思显露出来后,后宫高位妃子也纷纷有了动作,这也是芷嫣闲不下来的主要原因了。

一天早上,请安过后,四妃非但没有离开,还借想和皇后娘娘聚上一聚表以衷心。

芷嫣自然是随她们了,尽管好自发禁足多年的惠妃也有出动出来给她请安的一天,但是显然这几个妃子都有事想说,她不用问都会知道的,那有何必着急。

荣妃莫名感慨,“想当初妾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