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耿耿于怀。
可她却不知道,当年要不是孝懿皇后喜欢胤禛这个孩子,要抚养胤禛,胤禛也如同大阿哥和三阿哥一般,被他送去大臣那里抚养了。
她反而还敢来怨恨孝懿皇后?那这些年她且不是一直在怨恨他?
他认为自己对德妃足够好了,当初体贴德妃思子成疾,所以孝懿皇后一去世后,他便立马安排胤禛与她母子相认。
可却没想到给胤禛换来的是这种对待。
看来当年德妃表现的慈母心肠,那都是她争宠的手段。
想想这些年德妃在面前展现的模样,康熙感觉自己受到了欺瞒。
从前的种种温柔小意,瞬间变成虚伪狡诈。
很好,既然这般不待见胤禛,那他就拨反正,将胤禛的玉蝶记到孝懿皇后名下,与德妃再无瓜葛。
如此一来胤禛作为嫡子,继位更加名正言顺。
于是乎,胤禛改玉蝶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德妃得知以后,险些没晕过去。
作者有话说:
现在是凌晨4.30,卡文卡到想吐,写了三个小时,才一千字,实在是对不住,我撑不住了,明天吧。
等正文完结的时候我再安排一波抽奖聊表歉意。
感谢在2023-08-0623:55:43~2023-08-0723:44: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我与明一见钟
10瓶;流沙如水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4章第154章
第154章
康熙刚下旨,便接到了青藏那边发生动的急报。
十四阿哥按照八阿哥的提议,欲率青海那边的几十万大军回京。
但胤禛有先见之明,早在几年前便部署年羹尧青海中掣肘十四阿哥。
而这次动,便是十四阿哥与年羹尧对峙引起的。
这场战役已持续几年,可眼见青藏那边的战事即将告捷,却是出现了这样岔子,得知消息的康熙,直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康熙再次病倒,胤禛火速地进宫侍疾在侧,康熙这次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才悠悠转醒。
一直守着的胤禛,看到床上的康熙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欣喜若狂地围了上去。
“皇阿玛,您醒了?”胤禛声音哽咽道。
康熙的身子原本便抱恙,经十四阿哥这么一刺激,已是油尽灯枯,看着眼前满脸担忧的胤禛,欣慰地点了点。
果然他选的孩子,没让他失望,是个孝顺的。
旋即,又想到远在边疆的十四阿哥,他无声地叹了一气。
原本他以为,将兵权给与老四一母同胞出来的十四,能尽力地减少内
,可还是架不住老八的挑唆,和十四对这个位置的野心。
这场战役已经打了几年了,他不能让这几年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否则他便对不住大清,对不住那些战死沙场的八旗子弟们。
康熙让胤禛将自己的重臣都喊了尽快,随后让他们拟了一道急诏,命十四阿哥将手的大半兵权转
与年羹尧,并且命他立即回京。
明白康熙用意的胤禛感慨万端,此时此刻,他是真心康熙能活得长一些,能陪伴他多些子,他不想失去如此疼
自己父亲。
等重臣都退下后,康熙又对为他掖被子的胤禛,郑重道:“老四,今后大清便到你的手上了。”
胤禛泛着泪花摇:“皇阿玛,儿子经验尚浅,
后还得由您来替儿子把关。”
康熙惨然一笑:“皇阿玛不行了,今后大清只能由你一个抗住了,你一定要替皇阿玛守住大清的未来,否则朕便是大清最大的罪
。”
胤禛哽咽道:“皇阿玛您别那么说,您少年生擒鳌拜,当政后又削藩,□□,要不是您,大清何来如此广阔的疆土?”
随着胤禛讲述,康熙这一生的经历都浮现在他眼前,这一瞬,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帝皇。
“当年少年不知事,这些全靠一个勇气。”康熙怅然道,倘若换成现在瞻前顾后的他,肯定不敢如此大胆做出这些决定。
“当初撤三藩时,你才刚出生,皇阿玛与你太皇玛嬷都已经做好了失败了,便撤回了关外的准备。”
胤禛的话勾起了康熙不少往事的回忆,他一直对胤禛絮絮叨叨说着,直到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不过也还好,只是说话说乏了,又睡了过去而已。
原本康熙与胤禛的禅位大典是打算在半个月后举行的,但康熙的身子已经是不行了,于是他决定在他醒来后的第三天,提前举行禅位大典。
其实以康熙现在这个身子,他禅不禅位,对胤禛与当前的局势也已经不重要了。
可康熙就是要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