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马蹄声传来,邵树德一看,却是丘维道等骑着马儿出关城,寻到渡
这边来了。
“使君,且在后方暂歇。此自称麟州团练使折嗣伦帐下小校,末将尚未验明正身。”邵树德一路小跑至丘维道身前,禀道。「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下了他的器械,放过来问话。”丘维道翻身下马,说道。
“遵命!”邵树德朝任遇吉示意了一下,后者会意,点了数名军士,上前一把扣住那名小校,不理他的挣扎,直接把他身上的步弓、横刀取了下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后,才带着他走到丘维道身前。
后边船上的军士大骂,有
取出弓箭,似要动手。岸上的天德军也不含糊,一排盾手快速前出,后排士卒则将长槊放倒,取出步弓,气氛颇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
“邵副将,我看这些的身份多半无误,何必得罪
家呢。”不知何时,监军院判官宋乐走了过来,只见他看了看左右,见没
注意,便挤眉弄眼道:“我知道你们武夫不在乎得罪什么
,但折嗣伦不一样嘛。他父折宗本是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麟州基本就是他们家说了算。再者,折嗣伦有一幺妹,年方及笄,听说容貌秀丽,聪慧过
。将军若能求娶为妻,大业可期啊,如今可不敢得罪折嗣伦……”
邵树德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懒得废话。不过宋乐看样子今天心不错,继续打趣道:“怎么?邵副将更喜欢世家大姓之
子?请恕宋某直言,这有点难度。务实点来看,折家的
儿明明更合适嘛,无论将军
后栖居何方,振武军也好,夏绥镇也罢,抑或是河东,折家都是不可多得的强援……”
“邵副将,本使验看过了,确实是麟州团练使的兵马,身份无误,放他们上岸吧,折嗣伦今晚就会过河。”正当邵树德欲说些什么的时候,丘维道突然高声说道,很显然通过刚才那一番问询,他已经确认眼前这名小校就是麟州折家的。
“末将遵命。”邵树德抱拳行礼道:“关队正,将合河津让给他们后归建。所有,撤回关城驻防。”
说罢,便护送着监军使一行返回合河关。丘维道骑在马上,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渐渐被染得通红的河面,心中猜测折嗣伦此行的来意。
说是崔季康邀请来的,也不能说错,因为朝廷在收服振武军后,已经下令该地二州三城筹集粮、兵员,渡河东进,归代北行营节制。与此同时,夏绥镇又一次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求他们出兵,只不过目前尚未有回应,看样子应该又是个拖字诀。
折嗣伦部,有可能就是代表振武军渡河东进的马。考虑到如今振武军无主,这折家看来还是有点想法的嘛。
天德军一行很快返回了关城。丘维道曾经犹豫过是否要放折家军
关城,想来想去没理由拒绝,于是便招呼邵树德,
夜后可以放折嗣伦及其随从
城,其余
仍令其宿营在渡
,待天明后再说。
护送监军回到住处后,邵树德并未卸甲休息,而是直趋城巡视。半路上莫名想起了宋乐的话,什么折家小娘,
家才十五岁,自己穿越的这副身体都二十二岁了。靠,被宋乐带沟里去了,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难道最近压力大,太想
了?
注释:宥州,即元和年间设置的新宥州,以区分开元年间设置的旧宥州。主要管理对象为河曲地区的党项部落,位置大体上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初辖延恩县,理所为榆多勒城(也叫经略军城,彼时经略军驻地)。
元和九年,调遣“夏州骑士五百,营于经略军故城,应援驿使,兼护党项部落”;“取鄜城策行营兵马使郑杲下兵士并家(属)九千
,以实经略军”。
元和十五年,宥州移治夏州长泽县,自此该县也归宥州管辖。
第03章 李劭
乾符六年二月二十六,合河关,晴。
虽然已经将合河津让给了上岸的折家军,不过昨一整晚,合河关上都密切注视着渡
的动向。邵树德半夜起身巡视时,也特意上城楼看了看,却见渡
那边灯火通明,彻夜不休。折家军竟然一整晚都在渡河,尼玛要不要这么拼啊?不怕突然掉河里淹死?
今一大早,合河津那边已经竖起了“麟州团练使折”的将旗,看来折嗣伦已经渡河,昨晚就歇息在了渡
。邵树德祭起他新得的技能,点计折家军
数,判断大概有军士一千五百余
,马五十匹左右。这会他们仍在渡河,不知道最终会上岸多少
。
辰时,“大舅哥”——啊呸,麟州团练使折嗣伦带着亲兵来到关城下,求见丘维道。此时关门早已大开,大队士卒阵列于内。邵树德特意调整了下,排在外侧的士卒身高体长,一水的铁甲、步槊,看起来非常能唬。
折嗣伦年岁不大,应该在三十左右。身形魁梧伟,脸部廓鲜明,
坚毅,此时骑着一匹黄骠大马,随意看了一眼在门
内列队的天德军士卒。
“盔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