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7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走吧,去崔副将那边集合吧。”李绍荣有些意兴阑珊。

与李绍荣他们这边类似的,还有已经运动到宥州以南百里的义从军部。

两千原部族骑兵数前击了两个部落,俘获不少牛羊。随后,他们甚至冲到横山北麓,劫掠了一个据说是没藏氏附庸的小部落。这个部落以种田为主,有寨子,不像原上牧民一样全无守御,因此只被劫掠了少数牛羊、谷物和丁

不过魏蒙保也从这些俘虏中得出了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浑州川没藏氏要出兵了,已经令他们部落准备粮食以及仆从士兵。

消息很快便送到了邵树德案,于是他决定调整部署。

主力步军不动,仍在城外屯着,不停邀战敌军,诱使他们野战。骑兵开始慢慢收拢,一万三千余骑呢,从横山到宥州,一百多里地,没藏氏的步兵真敢大举吗?若敢来,那正好!一路上骑兵各部番上阵骚扰甚至小规模袭击,让你吃不好,睡不好,焦虑、紧张,始终处于全戒备的状态,待露出绽时,骑军各部一拥而上,如群狼捕猎,将其分食殆尽。

不露出绽也没关系。老子是靠步兵起家的,倚为心腹的也一直是铁林军、武威军这一万多步卒,这是自己最主要的财富,是自己的权力来源。以养蓄锐的百战兵,对上你疲累至极、器械不全的山民,就不信打不赢!说不定,还能把拓跋家的从城里骗出来点,一起打了呢!

“李一仙!”邵树德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一会在百井戍停留一下,一会是乌延城,一会又移到了宥州。

“大帅。”李一仙行礼道。

“折嗣伦到哪了?”

“已宥州境,路上挑了一个部落。听说是拓跋家近支,折将军恨极,屠了不少,因此耽搁了些时。”李一仙答道。

邵树德摇了摇。“屠了不少”的意思,估计就是全屠了吧,李一仙这话说得委婉了。

邵树德对折掘氏、拓跋氏之间的恩怨没兴趣,那个部落算他倒霉,多半手里有折掘氏的血债。以前有拓跋家撑腰当然无事,可这会拓跋家缩不出,他们遇到折掘氏,自然惨到不能更惨。

但这种事怎么说呢,折嗣伦应该也折损了一些兵马吧?在知道自己必死的况下,自然要是拼死抵抗的。如果知道战败后还能投降,那打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不用打就能降。

梅讹十族中的一部,就主动过来表示愿降。邵树德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只要求他们杀了部中倾向于拓跋氏的,这事就算过去了,以后安心给夏州纳贡即可。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个部落其实只是过来探路的。自己放过了他们,可想而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部落赶过来投靠。拓跋氏的羽翼,将一天比一天少,直到光秃秃为止。

“大帅,拓跋思恭之弟思谏来了。”正在思考各军部署之时,李一仙又进来禀报道。

邵树德嘴角微微翘起了点弧度。

“让他过来。”转身坐到高背椅上后,下令道。

搜完身后,拓跋思谏便被带进了大帐。

“宥州党项兵马副使拓跋思谏见过大帅。”拓跋思谏大概三十余岁,一脸风霜之色,看起来就像是个原上的寻常汉子。

“拓跋将军还认邵某是大帅?那为何屡召不至?”

“州内不靖,各部时常闹事,兄长亦是走不开。”

“竟有此事?”邵树德讶异道:“那是得给拓跋刺史益兵了。武威军数千,能征惯战,便让其屯驻宥州,协助拓跋刺史,如何?”

“大帅要如何才肯退兵?”发现耍嘴皮子功夫没用后,拓跋思谏吸了气,直接问道。

“本帅上任以来,还没到过宥州城呢。拓跋刺史何不出城相迎?某亦不是赶尽杀绝之,拓跋刺史多年来劳苦功高,恰绥州裴刺史数次告老,便让拓跋刺史去绥州主政好了。”邵树德说道:“绥州繁华,亦让拓跋氏得享富贵,窝在这宥州有甚意思,拓跋将军以为如何?”

拓跋思谏明白,这其实是邵树德开出的条件了。说得好听!绥州是他起家的地方,到那里去当刺史,那是真刺史吗?怕是连大门都出不了吧?识相的话,不与旧部联系,或能当个富家翁,若还与宥州原上有联系,“毙”是大概率的事

生死手,这如何可以!

“大帅,拓跋部愿进献马千匹、牛万、羊十万只,只要大帅退兵。”拓跋思谏知道双方其实很难谈了,但仍然打算尝试下,于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听闻大帅英雄风流,吾弟思敬有一,年方二八,秀外慧中,亦愿献予大帅为妾。”

邵树德闻言一笑,道:“拓跋刺史这是还不死心啊。”

拓跋思谏闻言脸色一变,顿时也换了气,道:“大帅自信一定能胜?须知平夏党项数十万,拓跋氏向为共主,只需一声号令,各部集结兵马来战,届时又如何?”

这就是吹牛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