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0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或许这仅仅是孤例,毕竟从百余万增长到接近二百万太夸张了。但邵树德怀疑,即便经历了四十年的战,那边可能仍有百万,因为不断有回鹘、党项迁移过去,补充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蕃,又有多少汉了。

“赵随使,河陇诸州,除归义军外,可还有汉家儿郎?”邵树德兜马回转,向赵光逢问道。

“禀大帅。”赵光逢下了马车,答道:“长庆二年(22年),刘元鼎吐蕃会盟,逾成纪、武川,抵河广武梁,故时城廓未堕,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见使者麾盖,夹道现。”

“兰州何年失陷?”

“广德元年(73年)。”

“广德元年到长庆二年,六十年过去了,当地百姓还记得大唐?”

“刘元鼎至兰州,当地耆老千余拜且泣曰:‘顷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说到这里,赵光逢也有些感伤。

“如今又六十年过去了……”邵树德喃喃道。

“大中五年(5年),张议归国,瓜、沙诸州,物风华,一同内地。前些年,张淮上表,言其在诸州收拢蕃,训以华风,轨俗一变。”说到这里,赵光逢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说道:“若去得早,或还来得及。天宝遗民百多万,定然有心向大唐者。”

“先收复会州。”邵树德一甩马鞭,说道:“百余万汉民陷蕃,朝廷不管,某要管。沦陷吐蕃六十年,大唐使者一去,百姓仍然夹道欢迎,朝廷何忍弃之不顾!”

“大帅若收复河陇诸州,必令天下侧目。”赵光逢肃容道:“关东诸州,藩镇相攻,你杀我,我杀你,有何意义?若收复故土,复我华夏旧俗,天下英雄闻之,定耻为之效力,纷纷来投大帅矣。”

邵树德突然想起了被自己雪藏到现在的杨悦。他愿意在关键时刻投自己,不就是因为一个攻取河西的承诺么?

莫让英雄等白了,回去后,当与杨老将军好好聊聊了。

光启二年正月二十,邵树德带着大军抵达定平县。随后继续向北,经宁州理所定安县(今宁县)折向西北,二十五抵达庆州理所顺化县(今庆阳北)。

义从军主力已经向北经盐州前往灵州,只留了横山都、忠勇都三千在此。经略军屯于庆州西南二十里,铁林军还在庆州东南,邵树德带着铁骑军在庆州城外扎营。

下一步,就是西进原州了,但在此之前,他还需等待程宗楚的回信。

第02章 会州(二)

“程宗楚那边有回应了吗?愿不愿意与我大事?”庆州城外,邵树德向封隐问道。

“程帅还在犹豫,泾原兵少,若一战尽没,他怕数州沦陷,地不复为大唐所有。”封隐答道。

“就连原州都不想收复了?”

因为战的关系,泾原一路各县的归属十分复杂。

元和初年的老原州共有四县,分别是平高、平凉、百泉、萧关,后来被吐蕃攻占。

元和三年,在泾州的临泾县置行原州,“行”可以理解为流亡的意思。

元和四年,以所收复之原州平凉县置行渭州。

大中三年,收复萧关,五年置武州,辖萧关一县,筑新城,在葫芦河东岸,位于今宁夏海原县东北。

此时原州辖平高、百泉、临泾三县,治平高。泾州本有五县,临泾被原州拿走,还有四县。

广明元年巢,泾原军东调,原、武、渭三州之地被吐蕃攻

历史上中和四年收复平凉,节度使张钧上表重置渭州。这个时空,程宗楚没有死在长安,损失也没有历史上那样大,因此在收复长安后就回师泾原,击吐蕃,收复平凉并上表请置渭州——没有了“行”,算是正式的渭州了,辖平凉一县。

原州三县,目前还有百泉县及州城平高县未复,州治已移到临泾县。另外武州的萧关县也在吐蕃手里。

程宗楚号称四州之地,其实也就九个县罢了,如今实际控制着的,也就泾州四县、原州一县、渭州一县,武州一县、原州两县还在吐蕃手里。

“大帅,程侍中可能是担心尚延心旧部还有实力,敌不明,不敢出兵。不过有我定难大军相助,他应是有点想法的。”封隐说道。

“程宗楚这可真是大忠臣。”邵树德突然之间笑了,道:“镇内还有三县之地在吐蕃手中,居然不急着收复,而是带兵东进长安勤王,就不担心老巢泾州也被端了么?”

“再催一催他,若他不来,我自原州,有什么后果,让他担着。”邵树德说道:“尚延心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的旧部还能有多少实力?就对他说,若我替他收复了原、武二州,想要拿回去,可没那么简单,他一定会急的。”

封隐、赵光逢、陈诚等闻言都笑。原州西北面就是灵州,拿这话吓一吓他,程宗楚确实有可能着急,说不定就来了。此番讨吐蕃,最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