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4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蔡兵们昂首挺胸,不想被看轻了。河阳、泽州百姓连连哀叹,不要再走了,就在这里安家得了。再往西,天知道是什么地方,若是那如同河南一般的间地狱,去了作甚?给吃掉么?

宥、盐两州的官吏看着百姓们也垂涎三尺。

这两地四个县,汉民真的太少了。

宥州两县,至今不过200户,00余汉民,农地也只有六百顷上下。

宥州确实适宜放牧,但说真的,六百顷耕地也太少了!前几年大帅下令整理夏、宥两州界处的无定河支流水系,结果打下灵州后,工程就停下了。整理出来的土地,寥寥无几,都编了军属农场。

盐州比宥州好一些,好歹有两千多户,万余汉民。但一个正州,才不到一万三千汉民,委实也太耸听闻了一些。

这两州四县,对会种地的汉民是极为渴求的,无奈幕府根本不理。两州的官吏们甚至猜测,呈上去的公文是不是都被营田司的当做废纸扔了?

与他们相比,灵州就是另一个极端!大帅上奏朝廷,请设定远、丰安二县,将灵州由六县变成了八县,然后大量涌,幕府的钱粮也往这边倾斜。短短几年,户大增,商贸渐有起色,眼看着成为定难第一州了,这如何不气

符存审一路默默地看着。很多地方,在他看来,都是可以种地的,但都荒废着,长满了。偶有一些或孩童赶着牛羊过来吃,但荒甸子那么多,哪里吃得完?

这定难诸州,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时间,、牛羊数量还能再增长一大截。宽裕点的家,便可以养一些马,这会骑马的数也上去了。一旦有战事,大帅征兵,民们骑着马,赶着马车,装满粮食、料,再赶一大群牛羊,能与耗几年。

符存审没听过战争潜力这个词,但他明白其中的道理。看得出来,定难诸州已经有了个不错的开,且持续好几年了,再给他们十年时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二十年呢?

这还只是正常发展的速度,如果来个加速发展呢?比如他从河阳、泽州带过来的这七个千户。

这七千户,基本都是普通民户。听闻灵武郡王在河南募兵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军士家属也要跟着去灵夏。大通马行招募流民,甚至还花钱买,无所不用其极,一年也能弄到几千户吧?

,在飞速流,粮食、牛羊,渐增多,这都是实力啊!本来西北就有强兵、战马,所缺者财货、粮食罢了,若是让他们再补上这一环。等关东将帅回过来,怕是已经势大难制了。

河南大地上,秦宗权还在肆虐,将帅们还在打来打去。河北稍好一些,但也在咬牙供给钱粮、战马乃至兵员,支持孟方立、赫连铎二,对抗河东李克用。越打越穷,越打越少,最后怕是全都要完!

我是站在灵武郡王一边的,甚好。

九月初八,沿着驿道行了二十余后,难民大军陆续抵达了灵州回乐县以东,并在此扎营。

李劭闻讯,亲自过河抚慰。

看着一个个面带风尘之色的河阳、泽州民户,李劭眉开眼笑。

四年来,灵州户逐渐殷实,耕地也从最初的五千余顷增长到了一万一千四百余顷。这还远远不够!光一个回乐县,北周、隋代及国朝开凿的灌渠便可灌田万余顷,如今才利用了多少?

从秦代开始,发三十万修渠。汉武帝元狩三年,山东水灾,“民多饥乏”,徙山东贫民于朔方,“七十余万”,又是大修水渠。

这两朝的“力开渠”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甚至到了魏晋时期,占领此地的胡政权都受不了灌渠的诱惑,居然种地了!比如南凉的秃发乌孤在位时“务农桑”,相当一部分胡弃牧从耕,再加上大量汉农户,灵州、河套之地的农耕文明仍然顽强地存在着。

秦汉遗留的旧渠在北魏时期又经历了大规模的修缮、扩张,北周、隋代及本朝承之。李劭觉得,大帅定下的灵州养五万户三十万的计划是肯定能实现的,如今旧渠尚在,不用你去开凿,只需稍稍清理、疏浚,有的甚至都不用疏浚!

田不缺,渠不缺,缺的是

数万河阳、泽州百姓,即便与河渭诸州对半分,也能分得三千余户,这是极好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