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8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个要求,就是收徒数必须达到要求,不然免不了税。

外地铁匠的徒弟出师后,仍然给予免税、赠地的特权,并继续收徒弟,扩大铁匠群体的数——当然如果他们不愿自己开店,也可以到大铁匠铺里打工。

魏氏铁匠铺,大概是如今灵夏规模最大的私铁器作坊了。由地斤泽巡检使嵬才苏都出钱所办,常年承接幕府的军器打制任务,主要是刀矛。

这家铺子,去年制造了两千余各类刀具、斧枪一万余杆,此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

他们的存在,将八大作院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得以专心打制甲具,工作效率提升不少。

邵树德不知道其他藩镇的军工制造能力如何,但应不弱的。

光启元年三月,成德王镕给长安“献耕牛千,农具九千,兵仗十万。”

气就送给朝廷十万件兵仗,成德数州之地,军工制造能力确实很强,同时也说明河北真的太富裕了——话说策军的器械从来没有短缺过,不会都是天子从各镇化缘来的吧,但居然没找邵大帅化缘,可见也是知道灵夏比较穷。

魏氏铁匠铺一年可产兵仗万余,加上夏州、绥州、灵州的私铁匠铺,一年几万件刀矛确实没问题,毕竟这种玩意太容易制造了,技术含量低。

弓、甲就比较麻烦了,而这是八大作院的工作。瘊子甲,明年的产量会继续增长,但一年也不过打制三百余副。工艺太麻烦,熟悉此道的工匠太少,原材料供应也不是很充足,极大限制了产量。

没有瘊子甲,用普通札甲,没有普通札甲,用皮甲。后者灵夏不缺,甚至可以说丰富,因此军队披甲率还是相当高的,至少七成左右没有问题,虽然其中铁甲还是少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国朝藩镇军队,披甲率普遍在六成以内,其中材质,大部分也不是铁甲,够用了。

瘊子甲,注定只能装备锐部队,比如豹骑都。以后天雄军如果战绩出色,也可以多向他们倾斜一些。这些,都是自己后的核心班底,当然要紧着好的来了。

逛了一圈铁匠铺后,邵树德便在亲兵的簇拥下,返回了郡王府。冬至已过,马上就是新年了。在新的一年里,不知道还有什么挑战在等着自己。

第七卷 此行收遗氓,风俗方再造

第00章 庙小妖风大

天刚放晴,地上的积雪仍然冻得结结实实。

信使冲进了城外的驿站,翻身下马。

这鬼天气,实在太冷了!

“准备马匹,再来点吃食,饿坏了。如果有酒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信使喘着粗气说道。大冷天,顶却像蒸笼一样不停地往外冒着烟。

驿站马夫熟练地接过了马匹,伙夫给他端来了蒸饼和羊汤。

“驿长呢?”信使一边吃一边问道。

“去城里了。”几位驿卒正在糊墙。木板墙到处是缝,冷风直往骨子里钻,分外难受。

“哪个城?”

凉州共有七城。

从匈建的盖臧城开始,前凉时期继续扩展,形成了五城。

隋末李轨续建,最终形成了国朝的七城——当然,这是陷蕃之前。

陷蕃之后,吐蕃对城墙是大拆特拆。有的拆了净净,有的拆了半拉子。凉州城甚为广阔,还残留了部分,国朝置镇后,持续进行了修缮,基本是沿着旧有城廓建设,但因为力物力的匮乏,至今尚未完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