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队过隘之后,择有利地形布阵,弓弩伏于高处,长枪列于前,接应后续部队过隘
。
当然也有不想这么麻烦的,那就听天由命了。或许过十次都没事,但第十一次就出事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国朝军制,即便是内线行军,也要这么做。
常年征战的北方藩镇都能遵守,但如果承平久,怕是就不行了。无他,嫌麻烦!
或许有说可以远远散出斥候,这个确实有用,但也不能纯靠这个。
他们这三千多,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五里内各有一名斥候,十里外又各加一
,十五里外再加一
,再远就没放了。
有的军队行军时,会放到三十里外,斥候还是两三一组,各带两三匹马。
斥候当然有用,可若是觉得很保险,古往今来,还会有伏击这回事吗?
此时北方五里之外,一场血腥的搏杀刚刚结束。
一名汴军斥候捂着脖子,呵呵地往外呼着气,嘴里全是血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