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唐邓随节度使之后,均州刺史之职会卸任,可由匡明叔父。”
“均州刺史?”赵匡凝喃喃自语。
听闻折家军不少将士在均州成家立业,均州至今还有威胜军留守。这个均州刺史真有实权吗?
不过已经不错了,能得一个位置,就烧高香吧,邵树德真乃宽厚之。
“如此,我便安心了。”赵匡明笑道:“房州虽然户更盛,然蛮、獠众多,不服王化,汉
甚少,多居于城邑,一旦叛
,也是个麻烦事。均州甚好,甚好。”
“唐邓之事……”赵岑又问道。
赵匡凝脸上的表有些怪,混合了惊讶、不解、疑惑、愤怒,不知道一个
要经历了什么样的
绪起伏,才会有这么复杂的表
。
“赵璆已经出发,赵璠推三阻四。”赵匡凝说道。
赵岑也有些惊讶。
赵璆手握重兵,虽说里面有不少襄州兵,可到底是八千衙军、数千州县兵呢,结果居然愿来?这可真是出乎意料。
赵璠这,平时最得信任,结果居然不来?
难怪叔父如此震惊。
“不如再催一催,唐州将士还是可以信任的,襄阳子弟都盼着回来,赵璠也没办法。”赵岑建议道。
赵匡凝缓缓点了点。
忠义军,与其他各镇差不多。三万衙军,至少有两万把家安在襄阳左近,就近看管,增强节帅的掌控力。剩下一万是外镇军的质,家安在驻地。
赵璠这,翻不起大
来。
他要反,也只能带唐州本地将士反,派过去的襄阳军士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愿不愿意响应他,不用多说。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他勾连汴军,降了朱全忠。
“或可让夏军遣兵北上,迫一下。”赵岑道:“叔父亦可写信给唐州将佐,晓以大义。叔翁在世时,提拔栽培了很多旧部,他们还是念旧
的。”
“可。”赵匡凝答应了。
随后又是一阵空虚,心中滋味复杂。
好好的忠义军,本有七州之地,实控六州,如今竟然竟然丢了大半。还好,最丰、最富庶的襄州还在手里,多少算是个安慰。
“苦了唐、邓、随百姓了。”赵匡凝叹道:“到了折宗本手里,战,夜夜战,这
子如何过?”
这话说得赵岑也有些忧心。
既归折宗本管,随州四县肯定要供应钱粮、兵员,几年仗打下来,还不是户锐减,财穷民竭,百姓苦不堪言?搞不好还会不堪役使,大量逃亡!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
形势若此,夫复何言!
不光唐邓随百姓苦,紧邻的佑国军汝州、奉国军蔡州、忠武军许州三地,怕也要战火连绵,百姓逃亡。
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竟然又要被打了。
百姓何辜,遭此劫难!
第03章 新局面
山南东道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全部快马发往关北,呈给正在丰、胜二州巡视的邵树德阅览。
裴远提出的方案,他基本都同意了。
唐邓随节度使,就由折宗本担任,兼唐州刺史。事实上不让他当也不行,这本来就是他打下的。为了唐邓随三州,把南边形势搞坏,才是真正的不理智。
随州刺史由赵匡璘担任,过阵子就放他回去。赵匡璘父子有智慧,可以多加关注。
唐邓随,并不是什么大事,真正让难以决断的,还是凤翔府。
折宗本移镇之后,凤翔节度使就得由折嗣伦接任了,一门两节度,这势力也太大了。
不让折氏当凤翔节度使也不行。光一个凤翔府,就有二十余万,兴、凤二州固然
烟稀少,各只有一万多
,但洋州如今也有五万余
。
动了凤翔,对折氏而言,就不是奖赏,而是惩罚了,这事不能做。
邵树德叹了气,老岳父太能
了,怎么一下子搞出这么大局面?
裴远是有大才的,事实上出发离开灵夏之时,形势并未明朗,折宗本尚未兵出小江。这后面的一连串事
,都是他当机立断,一步步定下的。
这是个才!
既没有让唐邓随三州投向朱全忠,也没有让折宗本一吞掉整个山南东道,还让他顶在前线,直面宣武军的兵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唐邓随三州之内,甚至还安了一枚钉子:随州赵匡璘、赵岑父子。
昭信军李延龄,手握金、商、均、房四州,其中商州出武关直抵邓州,均、房二州顺流而下可至襄阳,对东边两个藩镇有高屋建瓴之势,还隔绝了凤翔、唐邓随这两个折家藩镇,可谓关键中的关键。
商州刺史成汭已经到任,定远军使王遇兼任武关防御使,待其攻房州之后,立刻北上返回武关。
原商州刺史李桐调任夏州刺史,此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