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41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娴熟,两军僵持时争过那一气。这个培养成本太高,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技能,训练周期太长,能熟练掌握各项技艺的,都是经年老卒。

八十到一百,还需要下级军官能主动阅读战场形势,在上级还没来得及下达命令时,能及时作出应对。这个就需要气和丰富的经验了,一般可遇不可求。

汴军也有此类的军队战力划分标准,虽然没明白落于文字,但大家都是死堆里滚出来的,大小战阵经历无数,心中自然有杆秤。

出战的武威军步卒是什么水平,都看得出来,老兵比例极高,纪律严明。

“贼军西北营垒里的兵怎么样?”庞师古转看向张存敬和郭绍宾,问道。

“骑卒锐善战,乃劲敌。”张存敬惜字如金,虽然不太愿意说敌的好话,但也不屑于贬低。能有“劲敌”这个评价,相当不错了,至少朱瑾的骑兵他就看不上——虽然朱瑾的骑兵主要是败在汴军步兵手里。

“贼军亦有号‘飞龙军’者,下马步战。但看得出来,不如河清县出击的那支步军锐。”郭绍宾询问了逃回来的部众,再结合自己的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些眼光都很毒辣。

飞龙军以五千山蕃部和朱叔宗在灵州训练的三千骑马步兵为主,战斗力自然参差不齐,不能说差,但和武威军比起来,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庞师古听完沉吟不语。

攻城战已经展开了,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攻打城墙,现在还处于剪除外围的阶段。

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围城,然后反复攻打。

“大王授我雄兵,十万之众,靡费良多,可不是出来踏青游玩的。”庞师古坐回了帅椅,目光炯炯地说道:“明坚锐军右厢、雄威军、飞龙军、亲骑军、踏白都做好出战准备,我要再攻一下贼军营垒。”

“谨遵都将之命。”众纷纷应道。

粮料使萧符在一旁默默看着。

庞师古说出动十万大军“靡费良多”,武夫们对这话可能感触不,但他是一清二楚。

这么多马过来了,若没点战果,说得过去吗?

庞师古这些年连战连胜,更有攻灭徐镇之大功,如今顿兵于河清县城之下,像话吗?

萧符有一个不太好的预感:这场战争,或许要长期化,就像围攻徐州一样,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战。

第03章 挑衅

大顺五年四月十七,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天,蔡松阳、杨晟二带着天德军5500步卒、000骑卒抵达了王屋县。

邵树德亲自抵达王屋,检阅这支部队。

天德军,脱胎于丰州诸军,最开始只有四千。后来经过整编,补充手,现在已经膨胀到了500步骑——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里是有一些河南降兵的。

“我出身就是天德军。”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之上,邵树德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

充作监军丘维道的护卫,奔赴河东战场,围剿李国昌父子。

早年有三个贵

丘贵监军朔方多年,朝廷都没法调他走,这个位置就是专门给他享福的,能夺走的只有他自己——丘维道这两年一意修仙,服食了很多七八糟的药物,听说身体不太好了。

孙贵提携邵树德的时候就更多了。现在,年过五旬的他持节泾州,安安稳稳地当一镇节度使,富贵不缺。长子孙进德在鄯州韩建手下当团练使,发展也不错。

李侃围攻朗州雷满,屡攻不克,粮尽退兵。他的年纪也已不小,五六十岁了,但力旺盛,正在筹划第二次征讨朗州。

当时的敌、现时的义兄李克用,刚刚配合王处存击退从南面杀来的幽州军,屯兵涿州。其义子、新毅妫团练使李存孝召集了大群蕃南下助战,幽州局势一团麻。

义兄这一两年,应该是痛并快乐着。

但河东大军在外征战久,早晚要回乡的,邵树德想看看幽州局势最后会演变到哪一步。

“天德军征兰州之时,骁勇善战,是立下过大功的。”邵树德说道:“光启三年(7)远戍凤林关、平夷守捉城,大顺三年(92)又远戍廓州积石军城,亦劳苦功高。此番讨朱全忠,望再立新功。”

“不贼兵不罢休。”蔡松阳双手抱拳,昂声道。

“定为大帅贼。”杨晟也表态道。

杨晟,原凤翔镇大散关镇将。朱玫南下时,他不愿去。折宗本移镇凤翔后,把他推荐给了邵树德,正好赶上了朔方军扩编的,积攒了些功劳,最后担任天德军副使。

“天德军骑卒东进,归杨亮指挥。步军便屯于王屋县。”邵树德吩咐道:“随时听候出击的命令。”

“遵命。”二一齐应道。

河清县周边就那么大的地方,没必要也确实屯不下过多的兵马。反正王屋县离河清不过四十里,真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