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忠在驿站外看了很久,直接翻身上马,夜行回了汴州。
汴州城内的气氛不如往。
出征的将士有很多没能回来,连尸首都不知道埋在哪里,让哀不自胜。
不过作为武夫的家,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一切。
艰难以来,大多数战争发生在河南道,远的有安史之及其后续河朔三镇的割据,稍近的有淮西叛
及徐州庞勋之
,最近的则是黄巢、秦宗权之
,多灾多难的时局,也锻炼了河南百姓坚强的意志,而这也是河南兵纵横东西,威压诸镇的主要原因:时局使然。
这会的北方,兵源质量最好的就是河南,其次河东,再次是河北,关中兵应该是质量最差的,盖因其承平久也。
邵树德都不肯就近招募关中兵,他首选河南兵,其次招募关北、河陇健儿,关中降兵只要壮。关中安宁的生活导致百姓不敢拼命,历史上凤翔李茂贞六万大军被汴军五千
打得落花流水,这样的兵实在让
皱眉。更别说,李克用也能随意虐关中诸侯,固然有将领能力的因素,但正面野战打不过也是事实。
这其实就是一个悖论。我拼死力战,为下一代搏得了安宁富足的生活,可以嘲笑那些还在打打杀杀,动不休的地方。但我的下一代居然没那些地方的
狠,比他们更怕死,打不过他们了,让
很是无语。
刘知俊在这样一种况下来到了汴州。
感化军已灭,而今徐镇将士们都得另寻出路。梁王看起来非时溥所能比,观其赈济百姓,修缮沟渠,鼓励生产的举措,皆明主所为,确实更值得投靠。
汴州的繁华让他非常感慨,同时也若有所思。
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这一代的老还能打,下一代新
还敢搏命么?难道需要不断从外州吸收
兵,充实汴军?那样徐镇军校子弟们或许便有出路了。
刘知俊很快被引到了朱府之中,此时已经来了不少了,但他大部分都不认识,只能如个喽喽一样站在角落,默默听着。
“河阳之败,我也有责任。”朱全忠坐于上首,声音洪亮:“此战,打得太仓促了,或许不该发动。兖、郓二贼死灰复燃,袭扰曹州,致我顾此失彼,此皆吾之过也。”
这话听得众色稍缓。
梁王晋爵后,愈发谦和,将此战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庞师古、张慎思战败回来,也没有怪罪,庞师古甚至继续领兵,张慎思多半以后还有机会,目前只是被冷藏一段时间。
这对于凝聚心有些作用。
“夏贼的实力,诸位也看到了,还是很能打的。邵树德经营多年,听闻将灵州搞得很不错。又能生聚,还能打仗,此劲敌也。”朱全忠继续说道:“从今往后,诸位不可再自矜自大。平灭黄巢、秦宗权、时溥,不算什么,俱往矣。而今还得从来过,先稳住局面,赢面就会很大。汝蔡那边传来消息,丁会再度攻
随州,大掠而还,回师时光州为贼所据,顺手平灭之,尽收五县之地,此皆大胜也。”
如今的汴州,确实需要一点胜利的消息。
夏贼南路实力弱,丁会、葛从周、杨师厚皆大将之才,数万兵马压过去,收复为夏贼攻占之申州,随后两度攻唐、随二州,回师时再得光州,正所谓失地南补也——申、光二州都是别
的地盘。
而说起鄂岳镇,最近形势也比较稳定。
襄阳赵匡凝已经罢兵回师,或许接下来还会攻杜洪,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黄州土豪吴讨举州降杨行密后,杜洪遣兵攻打,杨行密令朱延寿统大军救之。
蕲州刺史冯敬章与淮军战,小胜,然行密兵多,退保蕲州。淮兵围蕲州,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蕲将贾公铎率众从外县赶来增援,击行密围城部众,
援城中。
冯敬章、贾公铎皆蔡州出身的贼帅,骁勇善战,行密不能克,遂退兵。
不过黄州刺史吴讨慑于杜洪、冯敬章兵威,自忖不能敌,于是献印于杨行密,行密正式控制了黄州,目前在准备第二次征讨鄂岳的战争。
“大帅,丁将军击贼众,控制光州,固然可喜。然光州为淮南镇属州,虽江淮多事,行密首尾难顾,一时难以控制,然此举或有害于汴、扬之谊,望大帅慎之。”敬翔忽然说道。
淮南镇,最初设立的时候(75)领扬、楚、舒、和、滁、庐、寿、光、宿九州,兵额三万五千。一年后罢领宿州,增领安、蕲、申、沔、安、黄五州,当年又罢领光州,有十二州辖地。
两年后,沔州鄂岳镇,寿州
淮西镇。永泰元年(75),蕲、黄又归鄂岳。建中二年(7),增领泗州;兴元元年(74),罢领寿、濠、庐……
此镇辖区屡有变更,一般而言,扬、楚、舒、和、庐、寿、滁七州是其传统地盘,隶属时间最长,当地也自认为是淮南镇的。
濠、泗、光三州也经常为淮南镇所领,他们认为自己是淮南还是徐州
,抑或是蔡
,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