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56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生男尚公主,生为皇后……”

“不可!”折芳霭连忙阻道,随即发现夫君脸上隐有笑意,顿时没好气道:“终都花花了。”

杜氏脸微微有些发烫。

大队亲兵的进驻,给折府增添了一点气。

他们用煤块烧水做饭。麟州开采煤的矿坑不少,这种新燃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着,在豪富家尤其多见。

联想到路上铺了许多煤渣,看样子关北民已经非常适应使用化石燃料了,这对于保护此地脆弱的环境应该很有用。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折芳霭在自己闺房内沐浴,水哗啦哗啦直响,好像故意让听见一般。邵树德正要让杜氏过来给他宽衣,却听通传:杨安吉来访,还带了数十杨氏子弟。

邵树德叹了气,杜氏掩嘴偷笑。

,自从马车上哭过一次之后,卸下了虚假的面具,整个愈发真了。

“杨氏好懂啊。”邵树德笑了一下,道:“都知道我巡视关北,要进献族中子弟。”

野利氏、没藏氏、杨氏纷纷选出族中新锐子弟献上,数已经近百了。再到丰、胜转一圈的话,估计能收到数百

邵树德一看数这么多,便不打算将他们编各军了,准备让这些豪强子弟单独成军,名为“银鞍直”。

直,值守也。都是可堪信任的关北子弟,自然有资格给自己值守。

“去见见杨安吉吧。”邵树德理了理袍服,出门去了。

闺房内先是静默片刻,随即传出哗啦一声巨响。

第00章 云中

“地斤泽原这些年还算安稳吧?”邵树德穿着紫色亲王袍服,安坐于上,问道。

他当然掌握了很多嵬才部的况,但自己知道的和别知道的,未必就完全一样了,因此询问道。

杨安吉没有丝毫停顿,不假思索道:“嵬才氏一意崇佛,修了不少寺庙。僧侣至各部传法,颇多便利。大王之威名,业已传遍诸部,无不晓。”

“蕃民可信佛?”

“甚是虔诚。”

“戾气可有化解?”

“大王。”杨安吉看了邵树德一眼,道:“蕃民比以前顺服多了,但我以为,并非传教法师的功劳,而是大王之功。”

“你也来这套?”邵树德笑了,道:“说实话。”

“确是大王之功。”杨安吉面不改色地说道:“地斤泽虽不宜耕种,然通过租牛给灵夏百姓,赚取了许多钱帛。历次出兵,征发部民上阵,都有赏赐,百姓子没那么艰难了,故戾气得以化解。”

原来是这套说辞,到也不是没有道理。邵树德点了点,道:“嵬才氏吞并地斤泽诸部,又吃掉了库结沙蕃部,数不少,却无法耕作。眼下关北也不怎么缺牛了,今后的生计,他们打算如何解决?”

杨安吉显然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只听他说道:“嵬才氏,处于河套原,东有麟、胜、银,南有夏、宥、盐,西为灵州,北面则是丰州,皆为汉地,他们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其实无需忧虑。若想解决其生计,某想了想,唯有募其军,卖命博取富贵了。”

当然,他们富贵了也大概率不会回去了。原这边还是穷,他们的主力拳产品又与汉民有直接竞争关系,邵树德都不知道该怎么让他们发达起来。

或许,真的只有募兵了。壮招募走了,剩下的也翻不起大。而少了之后,均资源丰富,或许就不用那么难了。

关北势复杂,蕃汉杂处。

北面、西面有三个平原,可利用黄河及其支流水资源,宜牧宜耕。东面因为地势原因,无法有效利用黄河水资源,但像窟野河一带降水相对较多,是著名的“雨窝子”,也宜牧宜耕。

南方的横山北麓也不算太差,同样可以半牧半耕,就是承载力不如灵州等地罢了。

这些地方的部落,多年来一直在编户齐民。比如绥州、银州的党项小部落完全消失殆尽了,灵州的河西党项也成了历史名词。

这些编户之民,官府控制较为严密,基本上就是可靠的基本盘。邵树德从延州一路走过来,发现百姓生活不错,都是支持自己的。

蕃部的话,是唯一需要担心的了。现在支持,以后是不是还支持呢?

地理环境造成的劣势,这个真的不好一概而论,只能具体某个部落具体分析。实在不行,就募兵,把有能力造反的招走当兵算逑。

反正国朝武夫对羌胡没什么歧视,早习惯了汉兵、胡兵并肩作战,杀对面的汉兵、胡兵了。公文中每每提到兵力,都是某某将“蕃汉兵马”若

给他们一个体制内的升迁渠道,一视同仁,抽取壮勇士,只能这么做了。

“折家南迁之后,听闻有不少部落依附于杨家。”邵树德突然问道。

“好教大王知晓,这些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