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担心契丹。”杨亮仿佛看出了张归霸所思所想,道:“不管了。咱们把这些杂七杂八的部落收拾了,便是将来退兵,也不亏。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部族太散,很难拧成一绳,若契丹攻来,一个个都要被吞下。”
张归霸不是很清楚契丹的实力,有些难以理解。
事实上,历史上五年后(902),耶律亿率“四十万”伐河东,在代北转了一圈,俘获九万五千
,牛羊马驼无数。先不管这四十万
水分有多大,但这么大规模的出征,不顺路扫一遍这些部落是难以想象的。
耶律亿这么一搞,对李克用的原朋友们简直是毁灭
的打击。从此以后,代北部落不太可能再听命于河东了,李克用也很难再得到大量战马和蕃
炮灰。他临死前河东只有七千骑兵,除了与朱全忠的战争消耗极大,本族沙陀骑兵大量战死外,
原部族慢慢离他远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邵树德这次抢先一步扫这些部落,虽然不可能完全搞
净,但收获定然也不会小。就是不知道消息传到契丹后,他们会怎么看了。
六月二十,金刀军使杨亮率蕃汉兵马万余
南下,突袭百余里外的御夷镇。
贼毫无斗志,已经跑路大半。他们拷讯俘虏后快速追击,俘斩数千,缴获牛车三百余辆、牛羊马驼八万余。
而这个时候,无上可汗大举东进扫的消息也渐渐传开了,燕北诸部闻讯大震,一时间陷
了两难选择之中。
第02章 去诸
平地松林是一个地名,大致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
《辽史三·太宗纪上》记载:“天显八年,(耶律德光)西狩,驻跸平地松林。”
“十二年,幸平地松林,观潢水源。”
时辽都上京临潢府,平地松林在其西。
地如其名,“平地松林广数千里”,十分惊。
甚至在开发了数百年后,明罗洪先《朔漠图》中记载:“自庆州西南至开平,地皆松,号曰千里松林。”
辽时有数千里松林,到明代还有千里,可见其广阔。
又因潢水(西拉木伦河)上源附近为高原碛漠地形,且多松林,故国朝称之为“松漠”,曾设松漠都督府,安置契丹——半旱
原、湿润
原、森林,共同构成了松漠都督府的辖境。
乾宁四年六月二十四,奚王去诸意兴阑珊地自平地松林返回。
这一片的几个部落,在契丹与奚王府之间摇摆不定,甚至隐隐倾向契丹,让他很失望。
天气有些沉,风儿吹得松林涛声阵阵。
潢水哗啦啦作响,细碎的水花飞舞而起,就像在哭泣一样。
去诸停了下来,信步走到河边,掬起一捧清冷的河水,洗了把脸。
水珠顺着他苍白的脸流了下来,挂在睫毛上、胡须上、发梢上。
“先祖当年犯了很多错,唉!”去诸感叹道。
“突厥为唐所败之后,我族便向大唐进贡。征伐高句丽时,我奚
诸部出兵随征,有战功。”
“贞观二十二年,置饶乐都督府。以其地置五州,奚族五部酋长各领一州,饶乐都督府自领一州,共六州。先祖可度者‘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楼烦县公,赐李氏。’那时候的契丹,根本欺负不了咱们。”
长子苏支走了过来,道:“爷爷(父亲的意思)何须如此?唐残
不堪,我族乃
原上的雄鹰,岂能被长久役使、虐待?唐
的幽州将帅,视我族和契丹酋豪为
仆,动辄鞭打、欺辱。每每出兵,都要大肆征发,死伤众多。灾荒年间,非但不赈济,反而还不断课税,征丁征牛羊,这样的朝廷,捧着他作甚?”
确实,从太宗晚年开始,一直到高宗朝,无论是对突厥用兵,还是征伐高句丽,奚、契丹诸部都要出兵、出马、出牛羊。若不多还罢了,可战争实在过于频繁,部落丁死伤惨重,不满不断累积。但这时候慑于大唐兵威,还不敢反叛。
到了武后年间,管理不善的问题大大凸显。别说边地将帅了,就是一个刺史,都把奚、契丹酋长看做仆,肆意羞辱,有时候还当着众
面鞭打。契丹遭灾,部落大饥,酋长跑到营州请求赈济,营州都督赵文翙根本不管,把
轰出去了,最终酿成了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叛
。
“那时候该反。”去诸转过来,道:“正所谓官
民反,平时不断征兵打仗,缴纳贡赋,遭灾了却不赈济,这是没把咱们当
。”
“但大唐武宗会昌年间失策了。”去诸叹道:“回鹘灭亡,咱们庇护其余党,依然沿用回鹘官印,契丹却乞求大唐赐官印,得‘奉国契丹之印’。这是一大失策,恨啊!”
苏支也了解那段往事,闻言默然。
回鹘乌介可汗寇边,被振武军大,损失惨重,一度逃到奚
牧地避风
。唐廷闻之,令奚
出乌介可汗,奚
拒绝,并且将其残部安置在部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