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42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杜晓知道,胜捷军是蜀军最后的华,熟悉西南环境,于山区河谷间的中小规模战斗。十余年来,这支部队的员额一直在稳步下降,从最初的四万多降到了两万八千——抽调三千组建镇军后,就只剩两万五千了。

两万五千,恰好是一支禁军步队的数——马队员额分一万、两万两种。

杜晓觉得,圣很可能想保留这么一支队伍,专门用来在西南山区作战。

这不是他想,事实上枢密院内也有这么怀疑,甚至现成的例子都有:宁远、清海二军,各有两万众,以福建、湖南、岭南、吴越等镇降兵为主,前者为步队,先后驻防于长沙、邕州、州等地,后者常驻广州,依靠舟师登陆作战。

这两支部队已经被编为禁军,没有如同其他降军一样被拆分、遣散、消耗。编制始终维持着,用来弹压广阔的南方。

他们其实也是沾了环境、气候的光。

北兵南下,短时间内还好,若驻扎个几年,实在难以适应。再者,南方那个地形,也不适合北方重甲武士大开大合,骑兵集群反复冲击的路数,需要的是善于山间攀缘,轻捷悍,适应湿热环境的军士。

宁远、清海二军四万能被列为禁军,胜捷军也有这个可能。况且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弱,长期在黔中、云南厮杀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弱旅了,搞不好是最近十年内唯—一支战斗力在提升的部队。

杜晓看完后,没有任何犹豫,批准了所需钱粮。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傍晚,杜晓拿起最后一份,随意看了看。

比起前面那些开支,最后这个简直小得可怜,只要一千缗钱。

他有些纳闷,这么小的开支怎么也能送上他的案

仔细一看,原来是圣将在都苑赐宴,招待京赶考的诸科学子——这就难怪了。

时已九月,有些来得早的学子已经在京城住下了。待到秋、初冬那会,差不多所有赶考士子都将随着朝集使抵达京城,到礼部报名备案。

明年二月末,三年一度的科举又要开始了。

“一年年,过得可真快啊。”杜晓感慨了声,唰唰签下了名字,用完印后,也懒得收拾了,直接下直。

第0章 河东系

沉的号子声中,一艘漕船靠上了河仓码

力工们立刻忙活了起来,将船舱内的粮食卸下,运库内。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这一批吴地粳稻,来得可不容易啊。”仓督腆着个大肚子,匆匆忙忙下了城,哈哈笑道。

有唐一代,有关水稻的唐诗很多,十有八九指的是粳稻。

唐代宗时,关中一年收粳稻二百多万石——以亩收两石来算的话,也就一万顷,百万亩,播种面积其实不大。

唐与吐蕃会盟,兰州也生产粳稻。

东吴地方,粳稻也很有名。

真是了怪了,就没其他稻种了吗?

不过没关系,物以稀为贵。河仓只是一个中转仓库,这些粳稻最终都会运进含嘉仓城,仓督家也安在洛阳,自己其实也是京官的一员,逢年过节发俸禄时,如果能得一些粳稻,取代那些早吃腻了粟米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粳稻怎么来的?”有问道。

仓督看了眼问话之,是自己本家族弟。

这年做官,说实话都喜欢提携乡党或亲戚。没别的原因,用起来放心,哪怕能力不足,只能个低等的杂役,那也是自己,很多不方便做的事都可以给他来办。再者,你发达了不帮助乡党亲戚,回乡探亲时脊梁骨都要被戳塌了。

“海运至无棣,再水运而回。”仓督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这个族弟办事不太利索,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若非他爹娘当年照拂过自己,抹不开面,早让他滚回老家了。

“那也不近啊,还不如走漕渠、汴水运来京城呢。”

“你懂什么?”仓督哼了一声,道:“漕运有漕运的好处,海运有海运的便利,不可偏废。圣喜欢海运,底下就有幸臣揣摩上意,哄他老家高兴,以冀升官。”

“原来如此,我说呢。”

说话声音不大,但不防从船舱内走出来个朱袍官员,身后还跟着五六个朱袍、绿袍,顿时吓了一跳。

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翘起,也没说什么,轻捷地跳上栈桥,向岸上行去。

其他几位官员也没说什么,只有一两个外露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啧啧两声后离去。

仓督额渗汗,下意识觉得新娶的第三房小妾不保,刚许了家的儿也要被抓进掖庭局洗衣了。

力工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搬卸着货物,间或说笑几句,完全没注意这边的形。

仓督族弟脸色发白,半晌后才道:“四哥,要不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