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县城,这回也就不用她跑这些了。
韩丽在供销社早就把这些门道给混熟了,这半年里家里买猪也是她负责去买的。
所以这会她接过三斤票爽快答应:“行,多谢嫂子,我肯定把这件事给办好。”
外韩母在喊她去厨房帮忙,韩丽说:“嫂子,那我先出去了哈,你也在房间好好歇会。”
沈宝珠笑着应好,等小姑出去顺便把门合上,她也脱了外衣上床躺会。
这趟回来公婆小姑小叔都比预想中的要热,果然远香近臭是对的。
她跟着韩川去随军,夫妻俩自个过着小子,把该孝敬二老的都给孝敬了,偶尔回来婆家这边住几天,这样的做法再合适不过了。
大家相处着都开心。
小姑成了供销社正式工这事,涨工资又多发票证,公婆估计也高兴着。婆家这边收和票证多了,自家在部队那边也跟着轻松。
沈宝珠想着想着,到底是舟车劳顿累了,睡着过去。
今天村里虽然分了,但却不像秋收前那会家家户户都飘出
香味来。
毕竟那时候是为了给家里劳动力补油水,吃了才有力气下地抢收。
这会农闲就不需要了,家家户户拿了回家都放水井里冻着,等过年再炒着吃。
只有少部分家炒了点猪
想着让肚子先沾点油星。
韩家傍晚那会飘出来的香,周围几家
都能闻到。
想到他家条件好,现在又有个在供销社当正式工的闺,本就隔三差五能吃回
,加上今天韩川和他媳
又从部队回来,煮红烧
倒也不怪了。
只是闻着这味道怪勾的,他们也馋啊。
韩家这顿饭确实丰盛,有一盘红烧、韭菜炒
蛋、丝瓜蛋花汤、蒸红薯还有白米饭。
一家都吃得满
流油。
晚饭后韩丽负责洗碗,沈宝珠帮忙收拾下碗筷盘子,婆婆也跟在一旁帮忙。
厅里父子仨在聊天,院子里婆媳姑嫂仨也在聊天。
主要是韩丽在洗碗,韩母在和沈宝珠聊天,问她部队那边一些事关心一下。
她对这个媳是很满意的。自从娶了宝珠后,家里这
子是越来越好了。
有些拿不定的事,她也愿意说给大儿媳听,让她帮忙给拿下主意。
韩母:“宝珠啊,你知道老二年纪也不小了,从秋收过后我就开始找媒帮着介绍相看,到现在暂时相中了大风生产队何会计家的小闺
何玉。”
“这个何玉相貌身段都不错,会识字,家里上工活那些也勤快,老二看着也是满意的。就是她说话声音娇了点,我每回听着怪腻
的。”
“宝珠你知道这何玉不,觉得这事能不能成?我就想听下你的想法,好做决定。虽然你随军去了,但毕竟以后是要当妯娌相处的。”
韩丽默默在一旁洗碗,听着不说话。
沈宝珠对婆婆问自己意见这点很受用,这说明婆婆重视她。
听婆婆话里的意思,显然对这何玉大多数方面都是满意的,小叔也喜欢,最后那点纠结就出在这声音娇了点上。
问她意见,也只是缺点最后的认可,让婆婆能够越过心里那点纠结定下这门婚事。哪怕她说不合适,这门亲事大概率最后也能成。
毕竟小叔喜欢,那何玉条件也是真不错。
何玉她自然是不认识的,她和大风生产队的甚至没有来往过。
不过沈宝珠记得,上辈子小叔确实是和这何玉结婚的,夫妻俩感很不错,对公婆也好,是个和善好相处的。
当然这些还是她后来回村里碰见小姑韩丽听她说的。
既然这是段上辈子就已经有的良缘,沈宝珠自然无意坏,何玉是个好相处的就好。
她笑着说:“娘,这何玉我不认识,不过刚听你说起来条件都挺不错的。声音娇了点,换个角度想那叫甜美,光是听她说话咱这心都跟着变好了。最紧要是小叔喜欢,夫妻俩合得来这门婚事才叫好。”
韩丽听得笑出声来:“嫂子你可真会说,娘为了这点事纠结到晚上睡不着觉来着。”
韩母横了闺一眼:“净打岔。”
她想着越觉得宝珠的话有道理,声音娇了点那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可不能老思想。
刚宝珠的话让她清醒过来了,既然家庭条件那些都合适,最重要的就是老二满意,这样子结婚后夫妻俩感才会好。
像老大和宝珠那会连相看都没相看就定下了,刚结婚那会两都是冷冷淡淡的。好在后来夫妻俩处着感
好了,像现在这样和和美美的,要不然她得后悔死。
韩母心境开阔,点笑着说:“行,宝珠你说的对,我这脑子啊总算是想通了。那等年后就可以准备定亲的事了。”
韩丽好笑摇摇,朝嫂子递了个无奈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