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十一年春,代王罪责确凿,代王一脉男丁斩首、孺流放,罪魁祸首代王最后被判腰斩示众。作为代王妃母族的权氏是个小家族,子嗣不多,所以嘉宁记得很清楚,权氏一名庶子潜逃在外,未能伏罪。那名庶子的名讳便是权怀悯。
权怀悯的眼睛和代王妃很像,嘉宁亲去刑场目睹代王行刑,彼时的她,容色冷淡的看着表兄被处以极刑,一回眸,便对上被狱卒押解着强制观刑的代王妃的眼睛,那眼中的
霾残酷与面前的权怀悯如出一辙,这才让嘉宁飞快地想起了这个名字。
既然权怀悯是拜火教的护法,那么无怪乎前世他能从朝廷的追捕中潜逃脱身——甚至,很有可能,前世代王这一手蠢天际的“来之笔”,背后离不开拜火教的推波助澜。
怒意冲上嘉宁的灵台。
前世,她以为是陆聿命该如此,遇到了闻烁这么个震天骇地的蠢货,落得年少身死的结局。
文死谏,武死战,死得其所,她连怨恨的理由的找不到——可如果不是呢,如果他是死于鬼蜮伎俩、私权术——那陆聿,死得太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