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会敞开。
故而李幼白搭着半青的手下车,跟随她们走侧门进,李温书则与管事的去了后院停放安排。
府邸错落有致,格局清雅,李幼白虽不通风水却也能瞧出此中妙。
也不知过了几道门,穿过几处游廊,沿途看来只觉通体气派,雕梁画栋,描金绘彩,处处彰显着国公府的奢华庄严。
略低绕过垂花门,听得婆子沉声开
:“姑娘,前面便是正堂。”
李幼白抬,便见宽敞通透的院内,偶尔捧帕侍水的丫鬟经过,廊庑下也立着两个,正堂门半开,暗红色毡帘被挑起挂在铜钩上。
正堂做的极为开阔,进门便是绣金丝团牡丹纹毡垫,不知熏了什么香,淡淡的带着甜味儿,迎面是一道落地宽屏,上面绣着应季的秋景,余光所及,可见几座檀木博古架,上置各类古董玉器瓷器。
此时李温书也赶到正堂,两双双等在屏风外,听得脚步声,便相继起身,一位雍容华贵的
从门外进来。
婆子唤她夫,兄妹二
问国公夫
安。
萧氏不动声色逡巡一遭,笑盈盈道:“快抬起来叫我看看,一转眼芳茵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看着李温书,萧氏道:“跟你娘长得很像,都是一双杏眼。”再看李幼白,她蹙了蹙眉,“你约莫长得像你父亲,脸上不大有你娘的影子。”
两一愣,却也没辩解,自打冯氏嫁给李沛,萧氏便没与她见过,自然也不知李沛长得如何。
旁边婆子做礼:“夫,
婢先去厨房备着了。”
萧氏点:“好生预备,晚上将那三房的哥儿姐儿都叫来,总归都是孩子,凑在一起也有话说。”
婆子躬身退出。
“你们母亲也真是,多年不见竟变得如此见外。她的儿要读书,只管托我就是,哪里要弄这些周章,愈发不把我当自己
了。”
她客套,兄妹二却不敢当真,随后又与萧氏说了几句家常,恰好府中有客
来,萧氏便叫
领李幼白去住处安顿,自己去了前厅见客。
公府曲折环绕,庭院极多,却很方正端肃。
分给李幼白的是春锦阁,位于府宅东南角,院里种着一丛菊,恰好都开着,屋里也都收拾过,被褥绵软净,能看出连帷帐都换了新的。
李温书不好久坐,帮李幼白将盛书的箱笼归置好后,便去外院等她。
世家门庭,处处都要提防,他不禁为李幼白担心起来,小姑娘家的,初来乍到,会不会受排挤,会不会被瞧不起?
他虽这么想,面上却不敢显现。
洒扫的下端来茶水,是个热心肠的,兀自便说起世子和小姐,道他们和另外三房去了大佛寺,赏菊登高,祈福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