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雪和庆仁在刀尖上行走多年,等候裴见瑾进京那时候便已通过暗中留下的渠道探查一番,掌握了与燕王有旧的勋贵官员的况。
若燕王一方快一步找到证,杀
灭
,裴见瑾的身份便彻底说不清了。燕王正是要天家父子骨
分离,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
而燕王落败多年,渐渐失了心,得力心腹接二连三地离去,力有不逮,才未顺了燕王心意。
而京中曾与燕王往来密切又未被肃清的官员,这么多年自是安分,不敢再拿全族命试探圣
肚量,一个比一个老实,面上都是改过自新的好臣民。
今主动来找的,便是当年被同僚蒙蔽其中,险些踏
燕王阵营的一个蠢
。
屋后两颗青松高大,内里不曾点灯,一片昏暗。绢丝屏风前有一静坐椅中,愁眉不展,他看裴见瑾步
门中时上身微微前倾,手握住桌角,姿态紧绷。
周遭静得落针可闻。
裴见瑾落座片刻,对面那才找回声音一般,开
时嗓音沙哑:“果真是很像的……”
裴见瑾指节抵在盏底,将杯盏轻轻搁于桌上,未发出一点声响。
梅易也跟着灌了两茶水,自顾自地说下去:“小公子还记得我么?我们在青州远远地见过一面。”话到最后,声音渐渐弱下去,心虚难掩。
梅易越说心中越是没底,额上冒出细密冷汗,心中哀叹不已。
早年燕王颇有权势,梅易不过暂且为他所用的无名小卒,那时梅家还不像如今这般显赫,稍有背景的同僚就能对梅易呼来喝去,他在明里暗里都吃过亏。
燕王造反前,梅易被支出去办事,最晚知道消息。偏偏他在不知时,又为燕王送出一封大逆不道的密信。今上英明,很快平了叛
,收到信件的那
也被处死。
那封信对朝中局势大约是没有影响的,但要梅易的项上却绰绰有余。这些年都过得提心吊胆,常不能安睡。
前几年,梅易出京办事,在青州与燕王余孽狭路相逢,却又被拿捏住这个短处来威胁。没等梅易纠结出一个结果,那些
又匆匆离去,梅易松了
气。
但这事都不是最要紧的。更要命的是他自那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燕王抓了一个少年,正是遗失多年的三皇子!
知晓这事后,梅易辗转反侧,悔不当初,进退两难。
燕王再无掌权的可能,今上不是嗜杀的子,梅易自知他夹着尾
好好做事应不至于失了
命。
但知道这个秘密过后就不同了。
明知皇子下落而不上报,若有一殿下恢复身份,这事也可能被拿来大作文章。
可若上报,又无证,若被
捏住成年旧事,说是他与燕王同谋,妄图以假
真又该如何是好。
况且自家侄子梅晏之,又凭着那张脸在太后面前多有荣宠,梅家上下皆得了好处。而殿下自身却过得艰难无比,梅易的良心也有些过不去。
思来想去,梅易还是走了这么一遭。
光线黯淡,梅易仍能辨出裴见瑾的形貌姿态,端雅矜贵,心也非同常
,只看跟在他身后的随侍便知这位小殿下有些功夫在身。
竟能收服燕王身边的为己所用。梅易暗叹,自己还是老实些为好。
“我流落在外,不久前才回京,你提起青州又为了何事?”裴见瑾侧眸看来,色淡淡。
梅易心中一突。
归京却未归家。与这十几年相比,半年实在太短。
梅易知这前后僻静,但唯恐隔墙有耳,闷想了会儿,还是极隐晦地说:“当
事况紧急,小公子那时
形我略略知道些,只是鞭长莫及,回过来已经找寻不见。”
顿了顿,续道:“那夺过你手中东西掷
水中的男
看着眼熟,后来才查出他在县城里犯过的事,后来夜间摸
民宅想继续偷窃财物,被恶犬扑咬后丧了命。也算是报应了。”
梅易那亲眼见到燕王的仆侍欺侮裴见瑾。提起那
的下场,算是示好。
裴见瑾眉眼致,面无表
时也生动,他视线一抬:“盒中只装了两支笔。不足挂齿。”
梅易轻叹:“东西虽小,那却罪该万死。”
裴见瑾笑了笑:“梅大高义。”
梅易听得这句梅大,实在担待不起,还想继续说下去的话蓦地哽在喉中,只好喝茶掩饰。
燕王身侧这些已至穷途末路,早死几
晚死几
并无什么区别。
透过松叶罅隙的薄光照在窗沿上,裴见瑾目光在上面停了停,舒沅的面庞在脑海中闪过。
也不知她在外面做些什么。
梅易咬了咬牙,继续表明心意:“我一见公子便觉得面善,在青州见到那一幕,后来案才那么顺当,也算是得了助力。初
京中,诸事不易,听闻裴六公子在国公府的处境,我难以心安,若往后有能我能搭把手的,小公子可差
来梅府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