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通房都没有,夏云辉每每说起此事都觉得唏嘘不已。
大召晚婚的男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大多是被科举耽误,时下榜下捉婿之风盛行,不少青年才俊都想等考中后再考虑婚事,因此常有
把婚事拖到二十几岁。
但荀引鹤不在此列,他一直未议婚事,单纯是因为清河荀家野心使然。
清河荀家乃是百年世家,从前朝开始,便是钟鸣鼎食之家,所出进士不知凡几,光丞相就有数十,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簪缨世家。
而清河荀家之所以能立两朝不倒,与他们肃清文正的门风分不开系。
荀家为子嗣考虑,并不反对纳妾,但荀引鹤是荀家下任的家主,需得以身作则,因此家中族对他规矩远比其余子弟严格。荀引鹤才十岁时,父亲就牵着他的手,带他看过勾栏丑态,让他见识了狱中惨状。
父亲拿着那些被判全家流放千里???的卷宗,语重心长地道:“圣常言,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你瞧荀家枝繁叶茂,可为你们子弟荫蔽,却不知再繁茂的树,也经不起枝
的枯朽腐烂,你若不能清心求静,莫说平天下,有朝一
,整个荀家也会受你所累。”
因此,当同龄开始抬通房,逛青楼,知
事时,唯有荀引鹤不得如山。
荀引鹤从小都明白自己身为家主的责任,也愿意做族中子弟的表率,所以他虽不是居士,子却过得比一般居士还要静心养
。
后来等到了议亲的年龄,荀引鹤高中状元却未领官职,而是开始四处游学、辩学、讲学。
这也是荀家长辈的野心,百官之首又如何?荀家已经有太多的百官之首了,荀家并不缺丞相,荀家要的是天下文之首,是文魁。
所以从小就显露出聪颖天资的荀引鹤,两岁就开了蒙,自那后每都笔耕不断,即使太小的他还握不住笔,父亲也要把他的手和笔绑在一起,就这样一直学到年三十的夜,才能稍得休息。
荀引鹤常笑说自己的小半生,为名利所累。旁听了都觉得是句顽笑话,只有夏云辉知道是真的。
荀引鹤童之名不假,少年状元也是真的,世间名儒更是实,但这取得的每一个名声背后都离不开荀引鹤十年如一苦行僧般生活的付出。
及冠之前,荀引鹤不仅要学四书五经,那些琴棋诗画,文最
的也一样不能落下,每
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连睡觉都是奢侈。
后来他背负着家族的期盼进了考场,即使高中榜眼都是对不起荀家的栽培。
好容易中了状元,也得不到休息,就要背上行囊四方游学,即使行在路上,无论有多累,夜了也还要提笔在客栈的烛火下著书。
沈知涯羡慕他才三十岁,就可以做天下读书的半个先生,却从没想过荀引鹤为这些,牺牲了什么。
荀老夫不是没有心疼过,在凳子上都坐不稳的小孩,手上却要绑着笔,趴在桌上画看不懂的字时,她眼睛哭到红肿都没有让荀老太爷心软。
后来等养尊处优的荀引鹤只带一个小厮要离家万里时,她忍不住想为荀引鹤娶个媳,可以替她在路上照顾荀引鹤,但立刻就被荀老太阳呵斥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