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关灯
护眼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陈纪延也只以为,她是过于兴奋了,笑道:“如果我俩早认识几天,我倒还可以给沈同志当个向导,四处去看看。”

立笑道:“谢谢陈同志的厚意,不过我们这次行程有点紧张,只有这一天假。”

陈纪延继续礼貌发问:“哦,还没问沈同志这回是来哪个单位出差?”

“是来参加纺织工业的技术流大会。”

一直不以为意的陈纪延忽然抬起,问道:“是在延庆酒店那边吗?”

厨房里,韦婶子悄悄探出来,见两个聊得还挺热络,笑道:“青黛,这俩看着还不错哎!”

沈青黛一边切水果,一边道:“要是两个都有意愿,后面就通通信,多流。”大姐今天的信里说,希望她帮忙看看这边有没有优秀的男同志,可以给立介绍。

虽然大姐没有明说,但是沈青黛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觉得家里拖累了立,如果立在申城这边处到对象,就在这边过自己的生活。

陈纪延不仅是华国大的高材生,而且家里叔伯都是从事科研的,她真心觉得这样的家庭环境简单不说,和立也有共同话题。

但是无论是沈青黛和韦婶子,都没有想到陈纪延和沈立的话题,从对申城的印象,聊到了谢微兰身上。

立听陈纪延提到他叔叔陈先晖的“浆纱工艺”,用“橡胶代替浆棍用毛进卷绕”这些词汇,心不由都提了起来,等他最后问道:“沈同志听说过这个提案吗?”

立木然地点点,所以说,谢微兰的提案实际上是陈先晖的?

“只是你叔叔的提案为什么会被别剽,挪用呢?”事还没定前,她也不能说就是剽窃,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在里

陈纪延望着沈立,默了一会,才苦笑道:“我叔叔八年前因为政`治问题,被开除公职,下放到了青市的一个小镇的农场里,可能在那里和别谈起过这个项目。”前几天叔叔的好友找到家里来,说在技术流大会上,看到了叔叔的提案,报告却是一位同志。

见沈立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露出什么歧视,才接着道:“这个项目,我叔叔考虑得已经比较成熟,他下放之前,将很多东西都存放在我们家里,我们找到了他的试验笔记。”

立压根没有想到,自己来访小姨,却听到了最近最想知道的八卦!和陈纪延道:“这件事目前好像还在调查中,我们还没有听到相关结果。”

陈纪延点点,似乎并不意外:“京城的谢家,我大二的时候,谢老首长去世,我还跟着同学们去街上送花圈,不过这件事,我小叔的朋友在帮忙,我想她应该很难全身而退。”

端着果盘的沈青黛听到这一段,笑着问道:“是谢振首长吗?”

“是,沈大姐,我和小沈同志在说谢家的儿可能剽窃我小叔的研究。”

第34章

沈青黛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谢振的儿?他家有儿吗?”她还曾特地关注过,前些年也没听说有儿啊?

陈纪延摇摇,“我在京市的时候也没有听说过,这次倒是听我叔叔的朋友说起,才知道是谢家的儿,叫谢微兰。”他大一的时候还关注过谢首长去世这件事,当时的讣告上似乎并没有看见有个叫谢微兰的儿。

他想着,也许是家出于什么原因并没有写上去。

沈青黛听到这个名字,端着果盘的手,微微斜了一下,一块小甜瓜就顺势从果盘里掉了出来,沈青黛望着地上的甜瓜有些心疼地道:“真是,还没吃,先拜了土地爷。”

立忽然觉得自己这诌瞎话的本领,搞不好是隐形基因,小姨刚才那心疼的样子装得可真像。

一个金戒指说给就给,汝窑都舍得送的,会心疼一块小甜瓜?

等将果盘放在桌子上,沈青黛笑道:“这些事,我们不关注的,可能确实不知道。”她以为其实关注的,也未必就能知道。

就是她也想不到,谢家这一辈,会出剽窃这种事,匪夷所思。

韦婶子跟着端了两杯茶过来,沈立忙站起来接住,是这个年代比较流行的搪瓷杯,茶叶也是比较便宜的粗茶。沈立忽然觉得,在这个年代,小姨这种躲躲藏藏的子或许也比较辛苦。

不知道姨父每天和小姨这种“两面派”生活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韦婶子朝着立摇摇,笑道:“不用,不用,你坐着,”等放下了茶,对立道:“小沈同志原来就为了这个纺织的技术流大会来的啊,你是不是也见过那位同志啊?”

立点,“是,远远地见过一次,只听说是谢家的儿。”沈立忽然有点唏嘘,没想到不过短短几天,谢微兰就从被羡慕、赞美的形象,转换为被讨伐和被鄙视者。

望见陈纪延看着茶杯里的茶沫,像是在出,也就是现在生活条件普遍艰苦,不然沈立都会疑惑家是不是嫌弃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