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要说的话,往前两步喊:“哥!”
走到车厢中间,找到座位的陆平洲放下行李,拉开车窗说道:“我们走了,你们都回去吧。”又单独对陆平洋说,“好好读书,听爸跟你妈的话。”
陆平洋撅起嘴:“知道了!”
司机踩下油门,班车开动,陆平洲再次挥手,跟车外站着的两说再见,直到他们身影缩小到看不见才关上车窗,将行李一件件塞到上面的行李架上。
离别总会带来愁绪,哪怕陆平洲少小离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分别,平时也没表现出过想家,在这种时候也很难笑得出来。
看着他不自觉蹙紧的眉毛,程蔓将手塞进他的手掌。
肌肤相贴的触感让陆平洲低下,看到十指相扣的两只手,他唇角微微翘起,抬
看向程蔓:“怎么了?”
程蔓直视着他的目光说:“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明白她话里的意思,陆平洲心绪波动,想伸手将她拥在怀里,可车厢里除了他们,还有司机、售票员和几名士兵,他只好克制住内心的冲动,紧紧地握住她的右手。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有红包,明天见……
第43章 谈高考
云南纬度低, 四季气温变化不大,火车出了春城后,每过一天程蔓就得加一件衣服, 等到临江,身上再次裹成球。
到家第一件事, 洗澡洗洗衣服。
都说是「由俭奢易, 由奢
俭难」,但哪怕是刚恢复前世记忆那会,程蔓对这句话感受也不
,毕竟她过了二十多年没有各种电器的生活, 早习惯了。
可这次去云省用上热水器,回来却要烧水洗澡,程蔓感受到了落差, 她也想要热水器。
但同时她也很清楚,短时间内这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现在是票证时代,啥都要票或者指标。
陆平洲级别不够, 暂时弄不到指标。
想用上热水器,至少得等到八十年代初, 到时候时常活跃了, 很多现在看难买到的东西都能用钱解决。
而现在, 她要做的事是好好学习, 争取年底考上大学, 以后多挣钱。
但在这之前, 程蔓打算先回娘家住一晚。
这倒不是有什么习俗, 只是跟陆平洲结婚后, 程蔓就没在娘家住过。
现在不比几十年后, 除了过年,假期都挺少的,中秋元旦都只有一天,国庆假期多点,有三天。
但去年国庆况特殊,因为伟
逝世,全军都处于戒备状态,陆平洲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这种
况下,程蔓不好单独回去住。
这种时候,程蔓倒是怀念起了前世,虽然放假各种调,有时候看着好像有三天假,最后一算自己还多上了一天班。但假期长,时间也会灵活点,想回父母那里还是出去玩都方便。
两都休了二十天假,到今天还剩两天假期,到家洗
洗澡洗衣服,吃完中饭又去半天,吃饱喝足后两
就没耽搁时间,带上大老远扛回来的特产就出发了。
今天是十四号,程树伟和程亮都上班了,程明去年九月上了育苗班,新学期十六号才上课,但他闲不住,吃完中午饭就出去疯了,家里就王秋梅一个。
夫妻俩到时,王秋梅正坐在院子里跟聊天,手里拿着双没做好的布鞋,戴着顶针忙活着。
前两年,王秋梅一年中至少有一半时间是在做鞋。
这时候鞋卖得不便宜,皮鞋最便宜的是沪市皮鞋厂产的75皮鞋,在他们本地卖七块六毛五,进到临江要贵不少,接近十块钱一双。
其他鞋也不便宜,一双回力篮球鞋要八、九块,便宜的篮网鞋也要两三块,至于电视剧里七十年代特别流行的解放鞋,也要七八块一双。
最便宜的是布鞋,但商场供销社基本都不卖成品,只卖鞋底。
换句话来说,这时候能从商店买到的鞋都不便宜,便宜的鞋商店不卖。
而鞋又是消耗品,还好点,一双好鞋能穿两三年,男
在这方面不够仔细,有的甚至跟脚底长了刀子一样,三五个月就能穿坏一双好鞋。
这种况下,家里能挣钱的再多也不敢一直买成品鞋穿,再多钱也经不住造啊!
所以这时候的,别的手艺能没有,鞋基本都会做。王秋梅做鞋的手艺,就是结婚后一点点练出来的。
以前在国营饭店上班的时候,她都是晚上点着灯给家里男孩子做鞋,但程家三个男
,脚底就是三对刀子,她做鞋的速度赶不上他们造的,常常得花钱
帮忙。
但闺结婚后穿布鞋的次数少了,老大一家等同于半分家,王秋梅也懒得费心费力给他们做鞋,再等到程明上育苗班,她的时间渐渐空了下来。
可王秋梅是个闲不住的,忙的时候觉得总不得空,真有空了又觉得哪哪都不舒服。
偏偏他们家双职工多,糊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