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生活日志

关灯
护眼
汴京生活日志 第2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老沈家偏要拿出过年待客的隆重规格,足见其用心程度。

沈丽姝还是能看出,沈爷爷沈等长辈应该就是补偿心理而不是别有所图,大概觉得平时照顾不到他们,没尽到长辈的心意,现在终于有了接触的机会,恨不得一气全给他们补上来。

她便也不客气的笑纳了这份好意。

补偿好啊,刚好她有事请伯父们帮忙,这下都不需要先走流程套近乎了。

于是吃完午饭,沈丽姝就把想要打磨一批木签子的要求,同目前跟她最熟的四伯说了。

农闲时节,沈家又因为这两天要欢迎他们姐弟,特意没去打零工,沈丽姝当着全家的面说想要砍树打磨签子,自然不仅是沈四伯当即点应允,几个伯父也都纷纷响应,狠话不多的大伯父当时就扛上斧出发了,“姝娘要不要一起去林子?正好你自己挑树。”

沈丽姝虽然对木材的品种用途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跟着去了,加上同样要看热闹的小老弟和堂兄弟姐妹们,队伍浩浩、十分壮观。

是的,除了沈丽姝毫不犹豫凑这种热闹,沈家还有几个孩兴致勃勃跟着,其中就有沈四伯家的一双姐妹花。

说起来沈徐两家都住镇上,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可谓是天差地别。

徐家的男孩们不管有没有天赋,满六岁都得去私塾念书,沈家却不用。

因为沈家家底薄,等着张嘴吃饭的太多了,真要说子好起来也就这几年的事,这其中少不了沈家旺的帮衬,前面提到过的,沈家旺能给他们找不压价的铺子卖农产品,徐家也给过花生等经济作物种子带他们赚钱,甚至沈家每年闲暇时节很容易找零工活,也有些是看沈家旺的面子。

沈家借着这层关系子蒸蒸上,却也不是穷乍富,更不是天上掉馅饼,依然是他们辛勤劳动所得,哪怕如今有了一点点家底,也绝不敢挥霍。

就像送孩子念书,沈家如今养住的男孩足足十三个,都送去念书的话,地里每年的出息恐怕都还不够给他们束脩的,倘若只挑一两个送去读书,一来他们中并没有那种天资聪颖、一看就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二来丁兴旺的家族最怕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如此,还不如一家整整齐齐,都当失学儿童好了。

沈爷爷沈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嫁出去的儿都是泼出去的水,孙儿自然也一样。男孩们他们都顾不上好好培养,孩们就更不大管了。

沈丽姝的堂姐妹们当然也会跟各自的母亲做针线学家务这些基本技能,但到了农忙的时候,她们也都要下地活,并没有常年被拘在家中,自然而然养成了比徐家孩们更外向大胆的格,兄弟们能跟着去看热闹,她们也能。

沈家已经长成的几位大姑娘,两位已经出嫁了,一位备嫁中,正被母亲和婶婶们拉着做紧急培训,如今跟着出来看热闹的当中,就数沈四伯的儿年纪最大,不过也只比沈丽姝大两岁。

这位名唤青娘的四堂姐,跟沈丽姝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她以为沈四伯那么憨厚老实、不争不抢的子,又没有儿子,可能在家里地位比较尴尬,连带着妻也是被其他几房欺压的小白菜,弱小可怜又无助。

就像很多小说里重生主上一世的配置。

事实却不是如此,至少不全是,青娘堂姐是沈丽姝穿越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格比她还自来熟的同龄孩,在其他兄弟姐妹们表现得比她这个客还拘谨羞涩的时候,青娘已经不见外的跟她聊起来了。

姐妹们想跟着去看热闹也是青娘带,她还很聪明,不给爷爷阻止的机会,先一步挽住沈丽姝的手,“大哥他们大大咧咧的,万一把姝娘带丢了怎么办?还是我们跟着一起,也好为姝娘和弟弟们带路。”

这话一说,沈脸上的不赞同立刻变成了笑容,还叮嘱孙们好好给姝娘姐弟介绍一下周边的风景。

沈丽姝穿越这么久,向来只有她找工具的份,第一次被当工具,非但不介意,还给堂姐点了个赞。

小姑娘很有想法,跟她学做菜吧!

第3章 (修bug)

嘛,最要紧的就是开心。

沈丽姝再觉得青娘堂姐有想法, 现阶段也仅限于想想。

她自己算是有金手指的,带着现代打工的工作能力和心智穿越到古代,还开挂般的摊上一对开明父母, 自己还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儿, 父母对她视若明珠也不为过。

所以她相当于占据了天时地利和的优势,但迈出第一步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沈丽姝觉得她但凡脆弱一点, 或者上辈子还没体会过经济独立的感觉就穿越, 大概早就放弃挣扎了。

她都知道甚至是理解沈徐氏的想法和打算。

不是她自负,上辈子自己从小就是美胚子,在学校是出了名的班花校花, 成绩也不错, 有什么露脸拿奖金的活动都能到她, 一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