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张掌柜的身份,突然有个大胆的怀疑,她点道:“是有这个想法,但短期内无法实现。”
果然张掌柜立刻接茬,“为何?若是钱财一时间不凑手,可以先从钱庄借一些,老朽愿意为姝娘作保,利钱也是行会公道价。”
沈丽姝豁然开朗,她就知道,钱庄怎么能没有贷款业务呢?
第40章
孜然烤羊排。
沈丽姝乍一听是惊的。
以她的理解, 张掌柜这身份相当于银行行长了吧?还是首都某家大银行的行长,想必早已年薪百万、地位超群——在同为掌柜们的商之中,掌握资金流的张掌柜, 显然拥有更加超然的社会地位。
两辈子第一次跟这样牛的
物谈“合作”, 还是对方主动,这让她如何不膨胀?
不只旁边的两位长辈, 被张掌柜轻描淡写两句话说得面露震惊到甚至有几分惶然, 沈丽姝也险些维持不住内心的淡定,仿佛自己也成了大佬的错觉。
不过钱庄伙计们在一旁清点铜币时发出熟悉的叮叮咚咚数钱的声音,让沈丽姝很快从幻想回归现实, 想起了他们还是个刚摆摊五天的小菜的事实, 沈丽姝一秒冷静下来, 用带点好但并不热切的语气问了问贷款详
。
般的张掌柜自然看出了她不为所动, 但他也不失望, 堪称详尽的给沈丽姝科普了大名鼎鼎的九出十三归, 就是名义上借一百两, 到手只有九十, 三个月后却要连本带利归还一百三, 如果到期还不起,便要按照一百三十两的本金计算,如此利滚利, 越到后面越是天文数字。
这个竟然勾起了沈四伯的共鸣,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都顾不上在外面前,
一次跟侄
说了一大堆话, “姝娘, 这个就是坐地抽, 万万碰不得, 你四伯母老家村子有户
家,曾为了给家
治病不凑手,找村里地主借了十两银子,因为地里收成不理想,第一次没能及时还清,之后便没完没了,断断续续还了好几年,要还的钱反而越来越多,最后地主不耐烦了,直接将他们的宅子和田地都收走,一家子没了营生,只能自卖为
……”
哪怕事过去近十年,沈四伯想起来仍觉毛骨悚然,他就很怕单纯的侄
被黑心掌柜哄骗,沾上这要命的玩意儿,才憋不住当真众
的面说了这么多。
说完他才想起这话有点针对张掌柜的意思,不免讪讪的看了对方一眼。
但张掌柜却浑不在意,还笑着点,“姝娘,你伯父说得对,坐地抽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的多少
家
亡。”刚才坐下时,沈丽姝也简单介绍了她同行两位长辈的身份,张掌柜显然记
也很好。
“不过这种事,官府是明令禁止过的,在我们正规钱庄早已绝迹,无论谁借钱,借一百两,到手就是一百两,一年后连本带息还一百三十两,白纸黑字,绝无悔改。”
沈丽姝飞快的算了一下,年率利百分之三十,未必就不算高利贷了?
不过跟那个吃不吐骨
的“九出十三归”比起来,钱庄已经称得上业界良心了,不愧是全靠同行衬托的时代。
沈丽姝这么想着,正要婉拒张掌柜的好意,百分之三十的年利率,借不起借不起,打扰了。
但她还没来得及开,张掌柜又笑道,“还有一种免息借款,不知姝娘可有兴趣一听?”
“是什么?”
“只要姝娘借款金额在五百两以内,用于开烧烤店,老朽有信心说服东家帮你三年免息,三年内随时还清,便不收分文利息,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我们需要收取烧烤店的三成。”
这么先进的吗?沈丽姝简直目瞪呆,很想给张掌柜起立鼓掌,这经济
脑绝了,他们的万名钱庄经营得这么好,不知道背后涉足了多少产业。
面对张掌柜对他们小摊子的过分青睐,沈丽姝很感动,然后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开玩笑,她要是愿意接受钱庄的五百两无息贷款,还不如当初直接应下秦公子的三百两,家好歹是真金白银的投资,吏部大佬亲孙的
衔还能给他们当靠山,相当于买一赠一。
到了张掌柜这里,借的五百两最后还要把本金收回去,只用三年借款利息,换取他们店三成,分明就是空手套白狼,周扒皮听了都要直呼内行。
最开始,沈丽姝对于张掌柜的贷款提议颇为心动甚至有些激动,听完两个方案后,她的心彻底死了,这都算得上业界良心,那她这辈子基本告别融资了。
说实话,沈丽姝这两天有一丢丢小后悔拒绝了秦公子的投资,毕竟那时她做梦也想不到烧烤摊会火到一塌糊涂,还可以信心满满的告诉秦公子,她准备和小伙伴们按部就班摆摊,稳扎稳打,积累财富的同时提升团队能力,他们早晚可以凭自己的本事从小摊子做成大店面,就没必要急于求成。
但当他们的生意好到远超自己想象,每天收摊时还有大把客捧着铜钱赶来,自己却赚不到这些钱,眼睁睁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