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生活日志

关灯
护眼
汴京生活日志 第36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沈四伯当时就想拍胸脯保证他们能照顾得妥妥的,但下一秒就想到了他以后要留在城里帮忙,镇上那边全然顾看不到,一时间很有些失魂落魄,举着的手也僵在半空。『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在他倍感失落的时候,沈家旺已经给闺吃了颗定心丸,“只要能成功移植,你伯父们自然会把竹子照料好,他们伺候了半辈子庄稼,还能不会这个?”

徐二舅也附和道,“姝娘只管放心,你伯父们种地很有一手,再说姥爷他们也会帮你们照料的。”

沈丽姝就是气氛到了客气两句,得到多方保证,那就彻底高枕无忧了。

木柴的小问题有了解决方案,沈家旺就要收拾收拾回去上班了,沈丽姝和小伙伴们也吃饱喝足,开始串菜了。

即将走马上任的两位新员工立刻申请加实习,沈丽姝他们也觉得这活儿有手就能,没什么技术含量,就让徐二舅和沈四伯加了。

还要多腌制会儿,大家先串蔬菜。

由于土豆、玉米、地瓜等几样烧烤扛把子在市面上还不多见,能烤制的蔬菜种类就很有限了,毕竟要烤起来好吃的同时还得要它们价格便宜,像是葫芦和茄子那种天价蔬菜,哪怕好吃到上天,他们也烤不起。

各类鲜美的菌菇也以同样理由落选。

最后能雀屏中选的蔬菜,就韭菜菘菜番瓜豆角等朴实无华的几样了,沈丽姝见种类太少,昨天突发想串了几把大蒜带去摊位上,竟然也被开放包容的京城百姓飞快结束了。

于是今天他们又多了一个菜品,烤大蒜。

沈丽姝还是觉得种类不够多,一直在想办法丰富他们的菜单,看到对面已经熟练上手、动作飞快的徐二舅,她突然灵光一闪,“二舅,姥爷是不是很会蒸馒?”

徐二舅也不抬,“那可不,你姥爷蒸馒的手艺那是十里八乡出了名。原先曾姥爷只是乡间的焗掌,也有些祖传的手艺,附近十里八村遇着红白喜事办要摆水席,都会请曾姥爷去,你姥爷也从小跟着帮厨,不到二十岁,名声就已经比曾姥爷还大了,因为尝过的都觉得你姥爷蒸的馒,比水席上那些鸭鱼都不差,真真是百吃不腻。后来老东家也听说了姥爷的名声,正好他们家要盖酒楼,老东家亲自去请姥爷来酒楼做工。”

这段故事沈丽姝和沈家兄弟们第一次听,徐虎徐力却是早已倒背如流,看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他们骄傲补充道:“爷爷一开始还不是掌勺师傅,后来他学会了大师傅的手艺,自己也成了大厨。”

然后大厨这个职位就从传到了儿子,本来不出意外,还可以传孙子曾孙子,多来几代说不定就成了大厨世家呢。

沈丽姝心想,徐姥爷年轻时也有一段彩的奋斗史呢,可见小物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她很想让徐二舅他们八一八,但现在还要更重要的事,只好把话题拉回馒上,“那二舅回去能不能请姥爷帮我们蒸一些馒带过来?其实烤馒也很香,只是城里的白面馒都卖好贵,要么便宜些的就舍不得放面,又没有那个味,我觉得不划算,才没有说这个事。”

而现在,反正徐二舅每天都要进城送货,送两样也是送,送三样也是送,是时候把烤馒菜单了。

徐二舅听得一愣一愣的,“馒那么大一只,这要怎么烤得熟?”

“馒本来就是熟的嘛,只要把外便烤香烤酥脆就行了,当然也不会一整个串着烤,太夸张了,我估摸着切成蛋大小并小指宽的薄片最合适,一个馒可以串四五串烤馒片,也不能卖得比贵,馒也只能跟蔬菜一样,任意两串一文钱。可是城里正宗的白面馒都得一文钱一个,成本太高,咱们自己没赚,如果能请姥爷动手,至少能节省一半的成本,咱们还能用最细的白面,再有姥爷的好手艺,说不定这烤馒片还会是我们的招牌菜之一。”

徐二舅被她说得开始吸水,“你姥爷亲手蒸的馒用来当一样烤,还洒那些香料,这得香吃什么样?”

“二舅也觉得不错吧?那你帮我劝一劝姥爷,我们给他老家开双倍工钱。”

“姥爷不用劝,要是知道你们还用得着他的手艺,别说在家里蒸几笼馒,就算亲自来城里做工,老爷子也绝无二话。”

沈丽姝也觉得徐姥爷不太可能拒绝她的请求,再有徐二舅信誓旦旦的保证,她就放心把这事给他了,顺便还提了个不成熟的小意见,“我不记得从哪里听说,揉面的时候放一些牛,蒸出来的馒会格外香甜可,可惜牛不常见。「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烧烤店的香小馒,yyds!

姝娘这几个月走街串巷,堪称眼观八路耳听四方,哪怕是道听途说,从她嘴里说出来也充满了可信度,徐二舅直接跳过了怀疑环节,笑道:“这时节,正是母牛下小牛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