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生活日志

关灯
护眼
汴京生活日志 第4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以也跟沈丽姝他们一块先回去了。

回到家里,勤劳的田螺妈妈已经烧好了热水,她知道姝娘不像男孩们那么糙,说换衣裳就只换衣裳,要不是她催,连脚和脸都懒得擦一把。

姝娘换净衣裳之前,不但要洗手洗脸,身上也要擦洗净,只是这时节不好洗澡,她只能抓紧功夫给净讲究的闺烧一盆热水。

此时看姝娘一回来,侄子们都迫不及待围上去催搞快点搞快点,沈徐氏一时都顾不上问看房的结果,一边手忙脚的往锅里舀水,一边提醒姝娘,“晚上去庙会玩,也不用活,就穿前儿新做的那身衣裳吧,在柜子里,你先找出来,娘马上给你端热水进去。”

说这话的时候,沈徐氏不免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几个月前,姝娘兴致勃勃买了布,催着她给做衣裳,她还想留到过年,而今她把新衣裳做好了,姝娘反而不穿了,到她天天追着姝娘穿裙子。

对沈丽姝而言,还是那句话,她并非不喜欢漂亮裙子,单纯是因为搬砖不适合。

她娘现在就帮她挑了很好的时机,逛庙会当然要打扮成可可的小仙啦,沈丽姝立刻应下并向田螺妈妈道了谢,就美滋滋回屋去找新衣裳了。

捧着那套从柜子底下翻出来的新衣裳,沈丽姝想起她产生过的那个天真念

当时她小试牛刀,靠着花生瓜子和糖炒栗子小赚了两笔,就以为自己可以了,是个成熟的创业者,接下来,带着小伙伴们们大展拳脚、脱贫致富的同时,还能游刃有余的帮她娘规划事业,全家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她还是没受够社会的毒打,以为搞事业都像卖糖炒栗子一样,努力叫卖就完事了。

真正开大起来知道,创业最难的地方是动脑,体力工作有的是其他代劳,小伙伴每个都很努力,也能听话能吃苦,做事很少掉链子,但前提是她在统筹全局、合理利用,不单单是指挥大家工作那么简单,还要给他们分配合适的职责,并细致安排好每的工作行程和内容,准备工作结束,招待客、收钱找钱,晚上回家算账盘点,顺便给小伙伴们开小会复盘当天的工作,最后灌壶汤完美结束一天忙碌。

这一天天的,除了晚上睡觉,她的脑子真是一分钟都没休息过。

烧烤师傅这样重要的岗位,都可以每天班,她的工作却无能替,这就导致沈丽姝觉得她当年冲刺高考都没这么拼,已经不是焦烂额的问题,她简直忙得昏天黑地、感觉整个都被掏空。

还能记得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就已经很难得了。

规划老母亲事业什么的,对不起她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再说,之前会想着给她娘找点事,是因为她还没想到烧烤这个一本万利的好主意,按照当时的趋势,卖糖炒栗子那一个多月的收,比花生瓜子翻了十倍多,那么她把大部分资金投下一个生意,能再翻十倍就算赢,大概是一个月四百两,抛去成本工,再和四个小东一分,她每月得二百多两。

创业初期,能有这样的收沈丽姝已经心满意足。

只有那样距离她的目标就有些遥远,她当然不想把压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买了大房子可是全家都要住的,她爹娘也得支棱起来才行。

老爹的工作目前没有上升空间,暂且不管,她娘那个好的工技术可不能费,她娘想要安于现状、咸鱼摆烂,她就敢挥小皮鞭。

说起来时间并没有过去太久,但生活在汴京这样的大城市,特色之一就是节奏特别快,新月异。

一小段时间过去,如今的姝娘,俨然不是当初那个一穷二白的姝娘了。她的事业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绩,每流水大几十贯,也就用不着爹娘了,毕竟她娘就算能靠手艺赚钱,每个月赚的那三瓜两枣,还不如她摆摊一两个小时的收呢。

沈丽姝放弃了某个危险的想法,沈徐氏却对自己惊险逃过一劫的事一无所知。

和侄子们把大胆的把全部身家都投进了烧烤摊,沈徐氏每天都提心吊胆,脑子里再想不起别的事,直到亲眼看着他们第一天摆摊就迎来开门红、收回一半多成本,她才彻底松了气。

随着孩子们的生意走上正轨,沈徐氏这才想起来,大弟二弟的新衣裳都穿上半个多月了,姝娘的竟然还没开始裁剪。

沈徐氏当然没忘记是事是如何耽误的——因为姝娘说对新衣裳有些想法,得了空再告诉她。

然后姝娘忙起来就没完没了,新衣裳也就没有然后了。

想起这事,沈徐氏不想再耽搁下去,便拿着妥善收好的那块布去找闺

沈丽姝那么忙,连给她娘搞定制工作室的想法都无了,更无暇给自己设计新衣服了,张给她娘吹了两句彩虹,就把这事推到她娘身上了。

她也确实放心,她娘那么面子,瞧着衣着打扮品味也不差,给她做的衣服必然致漂亮,毕竟她买的布料花色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