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生活日志

关灯
护眼
汴京生活日志 第8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料一起倒馄饨碗中,那叫一个注灵魂。

沈丽姝第一次看到这的手法,就有点蠢蠢欲动了,她觉得汴京民那么会吃,不可能会放过这颗沧海遗珠,馄饨摊生意不好,应该是因为需要在外吃早餐的,大都是赶着去上班上学的那部分,那他们自然不会选择馄饨这种特别耽误时间的早餐,毕竟这里也没有打包盒让他们边走边吃。

当然了,这个生意不好,只是沈丽姝单方面的想法,摊主夫妻在这里摆摊十几年,靠着一手馄饨手艺在京城安身立命,不但把家里孩子们都成功拉扯大,还看着他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心中可满意了。

他们两子如今的目标,就是给宝贝孙孙攒钱去学堂,因此浑身都充满了劲,觉得子可安逸。

这不又来生意了,还是在快要收摊回家的时辰,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客,妥妥的大生意啊,

大婶立刻笑弯了眼睛,上前问:“几位吃馄饨吗?”

沈丽姝虽然是第一次来,但觉得他们可熟了,熟练的点菜,“大娘大爷,给我们各煮一碗馄饨,除了我的要小份,他们都上大碗的。”

“好嘞,马上。”正坐着休息的大叔闻言把汗巾往肩上一搭,立马起身开了,他妻子则是殷勤地将净的桌子板凳又擦一遍,招呼道:“小地方简陋,就三张凳子,几位将就着坐吧。”

说着目光下意识落在沈丽姝身上。

她也不知道为啥,明明他们中也有高马大的小伙子,也有气质斯文的小郎君,但她说话做事下意识却是征求这位瞧着年纪最小,穿着男装却生得比小娘子还漂亮的孩子身上。

不是因为这孩子出声点菜她才看的,早在他们开前,她就下意识盯着她了。

大概是因为就这孩子长得最好,让根本不舍得移开目光?

大婶有点想不通自己的心理,也就不去想了,因为她发现自己说完,其他孩子也纷纷对着最娇小的这个谦让起来,“姝娘你坐吧,我们站着吃就行。”

“是啊,以前在老家,都是端着碗满村子串门的。”

大婶闻言忍不住点,她果然有些眼力,这孩子的确是个小娘子……咦,小娘子呢?

大家纷纷扭,才发现沈丽姝已经很不见外的站在大叔旁边,欣赏接下来的表演了,她尤其喜欢看最后烫的过程。

沈丽姝也不是位合格的观众,一边围观,一边还要拉着聊天,“大伯,您这生意可以哈,馄饨都没剩多少了。”

摊主大叔也憨厚,笑得合不拢嘴,“今儿确实不错,正好赶上你们来了,不然这些都得剩回家,就只能自家留着吃了。”

虽然是小本生意,他们也不会把隔夜的馄饨再拿出来卖。

沈丽姝好问,“这挺多的啊,都带回家自己吃吗?”

“是有些多,煮完你们这些,还够煮七八碗的。不过我们家吃饭的嘴多,光这些还不够一顿吃的,得配饭一起吃,正好省了做菜的功夫。”要是家里吃不完,他们也不敢每天多包这么多馄饨,毕竟和用来做馄饨皮的白面都不便宜。

好家伙,这么多馄饨还不够家里吃一顿,是有多兴旺?沈丽姝想象了下,大概就是她爹娘再生一串弟弟妹妹然后把他们都养大的程度吧。

她爹属于国家公务员,养这么多孩子都紧的,还要指望她搬砖补贴家用,摊主夫妻却靠着并不起眼的馄饨摊养活这么多孩子,可见做生意就是比打工香。

这对夫妻的例子再次证明了她的选择没有错,也验证了汴京遍地是黄金这句古话。

沈丽姝小小的感慨了一下,随即道,“那这样好不好?剩下的馄饨我们也要了,只是需要麻烦大娘或大伯陪我们走一趟,去前边新开的小郎君烤,就可以把馄饨碗空出来了。”

他们平时是不送餐的,因为摊子就两个,走了谁都忙不开,但现在是客把他们的馄饨都包圆了,十六碗馄饨,大份的三文钱,小份二文,加起来就是四十几快五十文的大单子,而且完这票,就可以给孙子买他们想吃的东西,家里孩子因为天天吃馄饨,早都吃腻了。

哪怕没有服务意识的大婶,算完这笔账也毫不犹豫的点:“好的好的,大娘陪你们走一趟。”

别说只是走半刻钟就到,走半个时辰她也乐意,这么多钱呢!

满心都是赚钱了的大婶对小郎君烤这个名字无动于衷,大叔却没有,闻言不是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回瞅了她好几眼,才继续手中的动作,只是咧着嘴笑道:“你们就是小郎君的小东家们吧?昨儿看到你们请的舞狮队了,可热闹。”

大婶也恍然大悟:“就是那个咱们孙子吃过一回就天天念着的小郎君?居然真是你们一群孩子在经营,那么好的生意,真是了不起。”

沈丽姝没想到出个馄饨也能碰到自家的顾客,欣慰之余,就顺手做了个市场调研,“你们也光顾过我们家吗,那最喜欢吃什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