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生活日志

关灯
护眼
汴京生活日志 第13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都是备齐了的,东西太多,沈大伯沈二伯也分别被安排了洗菜切菜的工作。

眼见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沈丽姝也没有坐着,主动承担了洗葱扒蒜的任务。

她别的不说,调蘸料的手艺还是首屈一指,毕竟小伙伴们也都是跟她学的。

沈家旺和齐青也赶在天黑前到了庄子。

因为离得近,动工期间齐青没少过来打转,亲眼看着它一点点建成直至完工,此时也没必要再去参观什么,进了大门便直奔沈丽姝他们在的屋子。

路上沈家旺说了闺要请他们吃锅子,汤底的香味也正顺着门窗细缝飘出,齐青早有心理准备,不想推门而的瞬间,还是被扑面而来的惊呆了,“这是在屋里烧了多少炭,一进门就热得我冒汗了!”

定睛一看更是怀疑生,“不对,屋里也就一个炉子,哪来这么热乎的?”

沈丽姝知道,老爹等炕烧起来才想起请齐叔叔来聚餐,多半就是要显摆他们这独一无二的土炕,便也不剥夺他的快乐,只笑眯眯卖关子:“不如齐叔叔猜一猜是怎么回事?”

齐叔叔猜不出来,也没耐心猜,催着他们赶紧揭晓谜底,沈家旺便乐颠颠带他去看的火炕,成功听到了齐叔叔的惊叹声。

几个大男又开始蹲在那边研究了半天土炕,火锅和备好的食材也一一端上桌,众才收了好心,围坐一起开始涮菜。

屋外冰天雪地,屋里热火朝天,还有美酒美食,简直是仙一般的享受。

齐青跟沈家旺三兄弟碰了杯,转看到旁边的沈丽姝,不期然想起初见的模样,百般感慨袭上心,不由得连说带比划的感叹,“第一次见姝娘的时候,还是个半高的孩子,只是眼比别的孩子都更加清亮,说话也有理有据,齐叔叔当时还跟你爹说你有主意的,不要太过拘着了。可惜我还是看走了眼,没想到你这般有主意,小小年纪闯出来的事业,是多少一辈子都达不到的,连带着家也跟着过上了好子。”

“姝娘你也就是吃亏在孩身,但凡是个男子,也不必把心思花在这上,将来建功立业也未可知。”

他还记得沈家那时的家,连个待客的地方都没有,姝娘还得跟弟弟们挤一间屋子。

而如今,别说这座跟大户家相比都不差什么庄子,单是姝娘在汴京的那间宅子,他妻子有时候说起来都要羡慕,毕竟他们家住的宅子面积地段也都不差,却是父祖几辈传下来的,他又不是长子,早晚都要分家。

可以说他是亲眼见证他们是如何一点点攒下如今的家底,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格外不真实。

衣锦还乡的故事竟发生在他身边!

旁观者的感触都这般,当事只会更刻。

沈丽姝闻言也忍不住给自己倒了杯酒,笑吟吟的起身敬道,“齐叔叔是第一个支持我的,我如今的成就也离不开您的肯定和鼓励,合该敬齐叔叔一杯才是。”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来庄子上不只带了老爹他们常喝的烧刀子,也灵机一动捎上了一小坛特意从扬州带回来的琼花露酒。

烧刀子不如后世的白酒那么刺激,但终究是烈酒,沈丽姝不喝,反倒这次下江南注意到这款扬州名酒,品尝之下发现感柔和甘冽,便决定打包带了一些。

如今的酒倒也不是男专属,也能喝的,大概是家里不差钱了,沈丽姝她娘和舅母伯母们上桌也会小酌几杯,多是度数低的黄酒米酒。沈丽姝想着姐妹们也长大了,大概也到了喝酒的年纪,便也算上了她们的份。

亲朋好友听说是江南名酒,果然纷纷捧场,各家分一分,留给沈丽姝自己的也不多了,来庄子上也只带了一小坛。

也就来的是齐叔叔,她才愿意拿出来一起品尝,换成其他客,大概自己留着吃独食了。

可惜齐青喝惯了烧刀子,沈丽姝眼带回来的琼花露酒他只要了一小杯,咂摸下滋味,便扔下一句“跟甜水儿似的”,又继续喝沈家旺从春风楼买来的好酒了。

当然,便宜大侄拿这酒敬自己,他还是很受用,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嘴上却还在逞强,“不用给你齐叔叔灌迷魂汤,多少年了,我都会背了。”

话是这么说,可大侄从小到大嘴都这么甜,哄一套一套的,也从来没见他听腻过。

这回也不例外,齐青很快被忽悠得找不着北,看向窗外黑沉沉的夜幕,一时兴起道:“说起来,姝娘你这庄子真真是不错,外飘雪,里暖意如春,我都有点想在这附近建一个,最要紧是搞个跟这一模一样的暖房。”

沈丽姝看闹不嫌事大,尽忽悠,“好呀好呀,不是我吹,湖对面那块地也相当不错,平坦开阔,齐叔叔正好买下来建庄子,咱们往后做邻居,施工的时候要是抽不出空,我还能散步过去给您掌掌眼。”

“哪里敢指望你这个大忙。”齐叔叔喝得脸颊泛红,却没有上,斜了她一眼,“扬州城不会是你们在外地的第一家店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