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凶手根本不是宫,只是后来穿上了宫
的衣服而已。在平常混
皇宫大内当然难度极高,但是当天是万寿节,百官贵戚悉数到场,也不是没有带着侍
的,难保问题不是出在他们身上。
许清元正仔细回想着那天有谁带了随侍,外面突然传来“哐哐”两下粗的砸门声。她站起身来,蹙眉看向声音的来源,待看清后,却发现来
竟然是梁统领。
他身后跟着一众侍卫,肃着一张脸,寒声道:“传皇上谕,即刻捉拿谋害公主的嫌犯黄嘉年,如有违抗者,斩决!”
两个狱卒吓得站在当中开门也不是不开也不是,纷纷将求救的眼光看向许清元。
她心中惊疑不定,想不通皇上是怎么确定的凶手是黄嘉年的。而听到御令后,黄嘉年立刻从牢中走出,他面色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一遭。
“勿要大呼小叫地扰大理寺的清净,我跟你去就是。”黄嘉年命令狱卒开门,不用
押,自己稳稳地走在梁统领并肩处,不像是去受押,反倒像是领着御前侍卫去办公差一般。
作者有话说:
第95章
狱卒们没有主见地跑过来, 眼看着许清元问:“许大
,您不跟上去看看?”
许清元低沉默良久, 她不但没有跟出去, 反而回到了秘牢中办理公务的房间内坐下,不言不语地平视前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狱卒两
互相对望一眼, 谁都不敢上前询问,反正哪怕是皇帝换了
坐,他们大概率也还是要当这小小狱卒, 这件事应该连累不到他们身上,所以他们也不会对方才的事感到担忧, 顶多背后议论两句而已
放老僧
定一般坐着的许清元看似平静持重,但其实此刻她脑子里仿佛有千条丝线
错打结在一起, 根本找不到
绪。本来她是想去找邓如玉和宁晗的, 再不济也可以去请教一下江氏皇帝这番举动到底为何,但最终她却留了下来。
自己已经进官场, 卷
政治斗争漩涡的中心, 总是依靠他
是不会有长进的, 有些事
,必须自己去思考和决定。
皇帝突然派抓走黄嘉年有两种可能。一是皇帝已经掌握充足证据证明黄嘉年确实是本案幕后主使,皇帝为了给
儿报仇,不惜得罪黄尚书也要将他儿子绳之以法;第二种可能是,凶杀案与黄嘉年无关, 皇帝也明白这一点,然而他为了削弱黄尚书的力量, 居然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到这种地步,
儿的安危和真正的凶手都不足以唤醒他的父
, 其仍然要将矛
指向原本无辜的黄嘉年。
许清元很想将皇帝想象成第一种可能中的正常,然而事实却不断提醒着她,以往皇帝的一次次行动都表明,他不是个仁善的君主,更何况经过与岁安沟通讨论,许清元已经几乎确定黄嘉年的清白。
那么眼下皇帝最想做的一定是坐实黄嘉年的罪名,该不会……整件事都是由皇帝亲手策划的吧?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目前他们找不到丝毫线索和皇宫大内突然出现刺客这些异常之处突然都可以说得通了——因为有
在给她亮绿灯!许清元想到这种可能
,忍不住浑身哆嗦了一下。
“不会的。”许清元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觉得这种可能也很小,因为当
皇帝的态度以及后来让他们四个
查处此案的时候,其
和行为逻辑完全没有任何异常和不合理之处。如果他真的想栽赃黄嘉年,不会让他主办案件,这样黄嘉年岂不是能轻易地接触案件了解细节,甚至毁灭、更改证据?皇帝不会傻到给对方造假提供便利的。
所以他应该是顺水推舟,或者是最近获得了关于黄嘉年那天的行踪线索,想要借此打压黄尚书。
说来当今皇帝和黄尚书作为往昔的一对师徒闹成如今这种针尖对麦芒的程度,也实在令感叹。许清元忍不住感慨:终究是帝权太过□□的缘故。
感慨完,她重新回到主题,顺着方才的思路往下推演。
既然皇帝想要诬陷黄嘉年,那自然是寻找足够的证物证钉死他,但是事实摆在那里,他终究不能找到直接、强力的相关证据。这样的局面之下,皇帝要么是自己伪造证据,要么是捕风捉影……许清元想到什么,眼睛瞬间睁大,她一拍案桌站起来,把两名狱卒吓了一大跳。
“大……您有何吩咐?”狱卒小步跑上前来,唯唯问道。
“你们想不想保住自己的命?”许清元一双眼中满含严肃地问。
狱卒闻言腿都软了,两“扑通”跪在地上,哭诉道:“小的们再也不敢偷吃了,请大
饶命!”
“我不是说的这件事。”许清元皱眉说完,招招手让他们两个凑过来,“你们依照我说的,做好准备。如果不当一回事,命难保。”
两个狱卒连连点,凑上前去仔细聆听。
许清元回到家中,风风火火地翻箱倒柜搜寻着什么东西,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脱雪站起来,两只手还捧着一本书,她呆呆地看着许清元,问:“姑娘,您这是找什么呢?”